天天看點

國學與人生

國學本就是與人生互相依存的。

孔子論人生一成德之教,為己之說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要時刻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成人之美,而不能以小人之心來待人待物。孔子把仁愛作為自己一生的道德基礎,并時刻警示自己的學生也要以仁愛對天下。這是多麼值得後人來學習的大愛。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君子認為義是最可貴的,君子隻有勇卻無義就會搗亂,小人隻有勇卻無義就會偷盜。孔子認為,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必須講究有道義。若是憑借着無道無義而取得的東西,孔子覺得是可恥可恨,不屑一顧的。甚至在今天,“義”也被人們稱贊,并作為結交朋友的根本。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一味恭敬而不懂禮法就會煩勞、憂愁;過于謹慎而不懂禮法就會顯得膽小怕事;隻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禮法的人就會魯莽惹禍;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禮法就會尖傷人。孔子認為,“禮”為人們的生活限制了許多。現在,不講禮數的人,也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莊子論人生——高潔曠達,逍遙自在

“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可是如果夢不是夢呢?那麼人生怎麼辦呢?就把它當做是夢。孟子以闊達樂觀而聞名,他認為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為何不在這有限的時間裡開心度過每一天,把一切當成是夢呢?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人若是沒有志氣,便和禽獸差不多兩樣。孟子雖逍遙以對俗世,但他卻滿懷志氣。沒有了志氣的人,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缺少了年少熱血澎湃的感覺,便與沒有思想,沒有動力,沒有目标的禽獸一樣了。

“養心莫善于寡欲。”修養内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在燈紅酒綠的俗世裡的人們,金錢與權力的欲望貫穿了身心,對于他們而言,修身養性最好的方法,便是減少自己的欲望,淡泊如水的享受平靜的生活。

國學與人生,我認為都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來,品讀回味經典國學。學習國學的過程,也是你靈魂的一次淨化,人生的一次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