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底色

夜晚,涼風襲襲。一人獨行。

偶然擡頭,我便看見那細弱殘眉的皎月在漆黑的夜幕上懸着。那月的白與天的黑,月的亮與天的暗,月的小與天的大便構成了一幅極佳的畫卷。

明明隻是一彎極小的月牙卻有着如此的光芒與魅力,讓我贊歎不已。不過若将它置身于太陽身旁,隻怕它隻如滴水入海般悄無聲息與暗淡,哪有這番景緻?想着想着,我不禁為它的智慧所折服,它選了一個對的底色。

記得一個星期前我幹了一件傻事。那天早晨,我氣喘籲籲的跑回教室,推開門看見黑闆後卻又立馬走出去并看了了一下班級牌号。原因便是後面黑闆上的水彩被擦掉了,隻露出它藍黑色的底色,讓我格外陌生。記得那幅畫出自我前排女生之手,她畫的櫻花讓我記憶格外的深刻,我甚至忘了她是畫在黑闆上的。淡粉色的櫻花在藍黑色的黑闆的映襯下更顯其淡雅、純潔。但觀看過的人,也包括創作者卻都隻關注作品本身的色彩,卻忽視了那淡淡水彩下的底色,甚至把它排除在作品之外。殊不知好的底色對一幅作品來說是多麼重要,不僅能起到襯托、烘托的作用,有時甚至可以豐富畫面。

每次考試過後,不論大考小考,總有一些考好的人在我面前炫耀。而當你某天和他們談起一些成績不好的人時,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一種驕傲和不屑,仿佛他們很偉大,很厲害。但他們卻不曾想到班裡的所有同學都是他們的競争對手,沒有了對手,考再高又能有什麼意義呢?隻有在他們的協助、陪伴、映襯下,你的成績才會有人羨慕、關注,而你也才會有成就感,更有學習動力,充滿更多對未來的渴望。優秀的你如果是畫中的主角,那其他人便來構成底色。相比畫面中主角的鮮豔、亮麗,我覺得底色的溫暖、和諧可能更具有意義和價值。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不隻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實作人生價值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他們自己可能并沒有這麼想過,但他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點努力卻都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都值得肯定。不論是種田的農民大伯,清潔的環衛勞工,創業的大學生,亦或者是京東的劉強東,阿裡巴巴的馬雲,微軟的比爾蓋茨,他們都是當今社會的底色。他們中有人被熟知,但更多的卻是默默無聞。這或許就是底色的一種精神,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底色絕不隻是底部顔色那麼簡單,它更是一種犧牲奉獻的精神,是社會的一部分。

社會因底色的存在而閃耀。

上一篇: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