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極緻的美貌被世人傳唱贊歎,甚至流轉千年,但假使生命中隻剩下銅鏡的中的一張臉,縱使傾國傾城,怕也隻是一種“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
徐惠與武媚娘同居後宮,論姿色武媚娘尚在徐惠之上,卻遭冷落,年輕的武媚娘百思不得其解,無奈之下向徐惠請教,徐惠便說道:“君王薄幸,以色侍人者瞬,以才侍人者久。”媚娘聽罷,恍然大悟,從此勤讀詩書,不久便重獲聖寵,扶搖直上,最終成為一代女帝,隻是若無徐惠一席話,若無她自己的潛心學習和在唐太宗身邊的曆練,又如何成為一代傳奇?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給别人的感覺不僅僅局限于容貌,而取決于氣質、修養、神情等多種因素,三國時期,匈奴使者谒見曹操,曹操内心頗為自卑,自認為容貌醜陋,登不得大雅之堂,于是命手下相貌端莊者坐于正位上,自己則持刀立于其旁,使者進見,卻說魏王相貌莊嚴,望之使人生畏,但他旁邊的持刀者才是真英雄,那手下相貌莊嚴,錦衣華服,仆從衆多,依舊抵不過曹操在烽火狼煙中練就的氣場和魄力,可見,有時氣質對人的影響遠大于容貌,但氣質的養成需要的是内在美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修心”,沉澱下來,靜心修行,在某一日你蓦然回首,發現自己已如破繭之蝶,重獲新生,知識和歲月在你身上留下的痕迹,遠比日漸衰老的容顔要深刻和久遠。
容貌無法阻擋才華的勝利。2015年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亞洲第一的馬雲其貌不揚,但這并不能阻擋馬雲在事業上的成功,一個人若是足夠才華橫溢,那麼外貌對他而言便變得不那麼重要。
有人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外貌固然重要,但才華才是真正可以積累、使用的珍寶,顔值時代重“造臉”,更要重“修心”,莫要讓容貌占據了生命,造成“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