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熱播電視劇《雪中悍刀行》,塑造了很多有趣的人物。不管什麼樣的故事,人物才是故事的主宰和靈魂。

話說《雪中悍刀行》蘆葦蕩那一戰,乃關鍵戰役。文章是花了重墨的、劇組是花了重金的,或者說本來是想花重金的。按照内心的想法,應該是想呈現給觀衆一場史詩級的戰鬥場面,如《赤壁》、《英雄》、《十面埋伏》。

(凡非“墨色添香”署名,皆為抄襲)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想法是好的,事實證明我們想多了。《雪中悍刀行》的打鬥設計,都是按節約能源,節約銀子的原則來規劃的。需要十面埋伏嗎?有兩個方向就夠了;需要兵團作戰嗎?便當也是要錢的!唯美的視覺效果,不是有錢就行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至于武功套路也好辦,采用古龍的手法:你永遠看不見對方是如何出手的,敵人已經倒下。代表人物如小李飛刀。少了諸多打鬥的糾纏,少了許多搏擊的血腥,但等人死後,可以慢慢想出些文詞,來形容死得如何的優雅、凄美、壯觀……訣竅就是活着的時候少上點色彩,死了之後着厚墨。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不過老實講,在戰場的選景上,《雪中悍刀行》還是很在行。那一片蘆葦蕩,天地廣闊。但見:天上雲遊走,地上絮飄飄。如果是秋天,到是個沙場秋點兵的好去處。能死在這樣的景觀中,死得其所!

三方勢力先後登場,各有各的算計。

所謂的江湖正派世子派系,人家有主角光環,要風得電扇,要雨得噴霧器,最後的赢家非他莫屬;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一号反派,離陽王朝當朝天子趙淳的私生子。雖理想遠大,奈何命運不濟。送他一首歌,不知道有沒有資格吟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老謀深算坐觀虎鬥的靖安王,再厲害也得接受現實,與那個寶座無緣,是曆史的選擇。到他這個年紀,還不信命的話,那也隻能是徒傷悲。

當然,戰争的預設很宏大,戰争的實際場面很節能。七八個人,五六匹馬,先到靖安王的馬隊跑一圈,再到褚祿山後面跑一圈,兩個方陣的騎兵,就算悉數亮相了。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所有打鬥,點到為止;所有方陣,代表露天就行;所有結果,早已天注定。要說打得最辛苦、最英勇,最真實的的,也就隻有林探花。

在小說中,呂錢塘是南唐劍客,背負赤霞劍,國亡後在廣陵江邊練劍數年,成為了二品實力的重劍士,為了盜取《卧龍崗馭劍術》,冒險潛入北涼王府聽潮閣,由于擋下劍九黃的四劍,被徐骁饒了一命。

在劇中,呂錢塘是青州世家子弟,皇榜也曾高中探花郎,一腔熱血踏上北方之路,為國除奸,失敗被俘,改名呂錢塘,成為世子座前侍衛。雖然文非第一、武非第二,但怎麼排序也算是個能文能武之人。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隻可惜劇中,沒有展現出文武全才的智商優勢,英勇之義到是可嘉。猛打猛沖,求死之人而已。可以了解,生不得入家門、死不準入祖墳,對于那個時候的人來講,估計是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臨死的時候喊出:“去他的世子,去他的世道。”算是英雄了一回。

想來,這個江南林家,應該屬于福建林家一脈。

首先地處江南,各個朝代如何劃分江南先不去細究,反正大體上是南方,這一點沒有毛病。

其次,林探花練的這個赤霞神功,總感覺和林平之家的《辟邪劍譜》有莫大的關系,都系陰毒之功。金庸喜歡從曆史中去找根據,後世寫奇幻喜歡從金庸武俠小說中去找根據。好歹這也叫有傳承。

《雪中悍刀行》之一:蘆葦蕩一戰,哪個真打哪個假打

至于呂錢塘背的那把赤霞劍,是不是劉邦用來斬白蛇的那一把,有待科研經費撥下來後,組織人力、物力、财力去南山那邊走一趟。沒有實地考察就沒有發言權。搞科學、要嚴謹!

不管怎麼說,蘆葦蕩這一關鍵戰役中,真槍實彈地幹的,也就隻有林探花一人。打得精彩不精彩暫且不說,為實幹鼓個掌!

林探花在《雪中悍刀行》,絕對是一個特别的存在,因為他真敢打!怪不得福建林家英雄輩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