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主要的習俗有插艾葉、賽龍舟、吃粽子……然而,這次的端午節卻讓我有了一個很大的成就,那就是――我學會了包粽子。
那天早上,媽媽就對我說:“你啊,也不小了,今天我就教你包粽子吧!”聽到這裡,我的眼睛裡立馬閃爍出喜悅的光芒。
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看見媽媽正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紅棗、瘦肉、棕葉和細線。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給了我一份包粽子的材料,就開始教我包粽子。“首先,我們要把棕葉折成一個空心的倒三角形,再把糯米倒進這折成的倒三角形裡。”媽媽邊說邊給我做示範,“然後,把一顆紅棗和一塊瘦肉放進做米的中央,最後把粽葉纏緊用細線包好就行了。”我看着媽媽一下子就能包出一個這麼可愛的小粽子,立馬信心十足,心想:包粽子肯定很簡單吧!
到我包了,我把粽葉折成一個“窩”,學着媽媽的模樣倒糯米、放紅棗、放瘦肉。可不知為什麼,在媽媽手裡聽話的糯米,一到我手裡就開始調皮了。當我還沒用細線捆好棕葉時,糯米就全從棕葉裡漏了出來,我隻好重新再包,可每次都漏了餡。我失落極了,正打算放棄學習包粽子時,媽媽卻語重心長地說:“你啊,就是沒耐心,這次,你靜下心來,在看我是怎麼包的,再包。好嗎?”“好。”我答應了。
我跟着媽媽慢慢地學,媽媽也很耐心地教我包粽子裡的一些小細節。我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包起來,也相信這次我能包好,不會再有小漏餡了。五分鐘過去了,我親手做的第一個粽子終于誕生了!沒有漏餡!我心裡樂開了花。“你瞧,靜下心來做事,不就成功了嗎?”媽媽摸着我的頭,微笑着說。我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晚上,我吃着自己做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那一刻,使我明白:做一件事,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靜下心來,專心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