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種聲音在記憶深處

爺爺是個勤快的人,年過花甲仍堅持在外地的工地上幹着看倉庫的活。

他極少回家,仿佛隻是我們家的局外人,活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甚至記不清白霜在他的頭上攻下了多少城池,歲月從他的手上搶走了多少光滑。

惟一有印象的,或許隻有那透過電話、穿越千裡的一聲“多吃點健康的東西”。

臨近新年,我去奶奶家吃飯,爺爺又因為工地上沒人而在新年裡一人獨自留在異鄉。唉,難道錢比親情還重要麼?我心裡歎息。借着奶奶燒飯的工夫,我環顧牆上,那裡貼滿了爺爺留下的養生圖文。記憶洶湧,将我推向歲月的深處——

幼時去爺爺那兒玩,暫住了幾天,晚飯是爺爺燒的,米飯總是加了玉米渣,爺爺給我盛了一大碗,自己卻半碗都不吃。或許是習慣不了那味道,我嚷着不要吃。“多吃點健康的東西。”爺爺勸道。“那爺爺也吃。”看爺爺面露難色,我耍起了小孩脾氣,“爺爺不吃,我也不要吃。”爺爺無奈,隻好給自己也盛了滿滿一碗。

多年後我才知,爺爺患糖尿病很久了,要嚴格控制澱粉的攝入量,我不知當年爺爺是怎樣以愛去屏蔽醫生的叮囑的,隻為那點于我而言其實真的并不很重要的營養。

在爺爺工地上的那幾天,爺爺總要在中午食堂開飯時奔回宿舍接我,吃完飯再送我回去,中午那僅有的午休時間,都被爺爺奔波在路上了。他還讓我每天吃一個蘋果,在那個或多或少有些挑食的年紀,讷言的他每每總用“多吃點健康的東西”,讓我學會接受。

直至現在在學校住宿了,舍友們在吃泡面的時候總會笑話我一天一個蘋果一包牛奶,隻有我知道,那是對爺爺愛的接受與習慣。

“番薯蘿蔔絲——清熱解毒,有利于避免近視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看着爺爺細心剪貼的健康食譜,我突然看到這樣一段文字,眼裡不免有了淚花。記得去年爺爺回家親自下廚,特意讓我嘗嘗這道菜,我卻始終未動筷。爺爺到底埋了多少愛的種子,等它們發芽引起我偶然的注意?我繼續看着健康食譜,從未如此刻意地進入爺爺的世界,原來他關心的不僅僅是是老年人低脂低糖的飲食要求,還有許多關于青少年的營養計劃。

“開飯了。”廚房裡傳來奶奶的聲音,一進去,她便神秘地遞給我一雙筷子,把我拉到竈台前,指着一道番薯蘿蔔絲說道:“爺爺知道你來了,昨天就特别叮囑我讓我燒這個,來,嘗嘗。”

隻覺心中有一股力量猛烈地沖擊着胸膛,那一聲遙遠的“多吃點健康的東西”在記憶深處複蘇——那是爺爺的愛,一種被時間和距離隔離得仿佛陌生、卻總牽挂着我的愛。

它以聲音的形式躺在我的記憶裡,盡管深邃得讓我無法輕易觸碰,卻,總在那兒。

上一篇: 陪伴
下一篇: 風景在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