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一生三次臨朝,威權莫比,由勤而逸,由逸而驕,由驕而敗,最後身敗名裂,和大清朝一起被人們唾罵。然而慈禧臨朝之時,她重用的一些貪腐官員,也是對清朝造成嚴重損害的一群人。

比如慈禧曾重用過一位叫葉赫那拉-那桐的人,此人對于非曆史工作者比較陌生,但是他在當時是人盡皆知的朝廷大員。葉赫那拉·那桐(1856—1925) 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與慈禧太後同宗。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那時候的才子,無非就是琴棋書畫擅長,那桐就是書法非常好,他曾經給清華園題字。清華大學校址的前身是康熙年間所建的熙春園的一部分,後來鹹豐把東邊的熙春園改為“清華園”。顯然這裡的“清”是“大清”的意思,“清華園”這個名字寄予了鹹豐美好的願望。

1911年在這裡建立了聞名中外的清華學堂,也就是清華大學的前身。校名“清華”正是源于校址“清華園”地名。那桐是當時名重一時的書法家,書寫了“清華園”三個大字。然而那桐沒有想到的是,這三個字讓他的名字在百年後,依然為清華大學的莘莘學子所知道。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很多莘莘學子走“清華園”牌坊下過時,可能對那桐這個人沒有過多的探究。然而作為同樣是旗人的大書法家啟功,當他從這個牌坊下過時,除了關注書法的美好,還要思考下那桐這樣的旗人高官,是怎麼把大清朝葬送了。啟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他對清末的一些貪官污吏是頗有微詞的。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啟功先生曾被楊振甯邀請為清華設立的“高等研究中心”寫牌子。啟功寫好後并親自送到清華大學。浏覽清華園的美景時,被人問及“清華園”這三個字那桐寫得怎麼樣時,啟功先生直言不諱地回答:“那桐字寫得不錯,可是這個人人品不好。”長歎“清王朝怎能不完呐”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那桐和奕劻是清末兩個大貪官, 身處末世,他們不僅沒有力挽狂瀾匡扶大清,反而因為自己的大肆斂财,讓大清朝更加腐化不堪。

光緒二十二年(1896)那桐晉升為戶部銀庫郎中,執掌了戶部第一肥差的大權。那桐乘國庫管理混亂之機,上下其手,使自己的财富就像滾雪球似的膨脹起來。 《那桐日記》記載了他在京城繁華地段購置兩處當鋪、一處占地25畝豪華宅邸(那家花園)以及在天津德國租界購置一座小洋樓的事實。

啟功見“清華園”三字後,為何說:字寫得不錯,清王朝怎能不完

顯然那桐的字端莊沉穩,是好字,但是那桐的人品是不行的,蘇轼曾言:“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

啟功看到那桐寫的“清華園”三字後說:“清朝怎能不完”,并不是因為字寫得差,而是那桐這樣的貪官在清末非常多,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那桐這樣的貪官,居然還是才子,也就是說連才子都難免要堕落為貪官,清朝焉能不完呢。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馬克沁機槍,問了射速後說一句話,讓人感到心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