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對文官的天然不信任感,是其廢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緣由

丞相制度自春秋誕生開始,便一直在古代各個王朝扮演着異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還是成為“天可汗”的唐太宗都照例設定丞相一職。這一職位在上千年的歲月中,不管天下如何動蕩,都不會缺席,這一狀态一直持續到明初。

到了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剛開始還照例設定丞相一職,然而,很快到了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廢除了丞相一職。

而之是以朱元璋會有廢除丞相一職的念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朱元璋對文官們的天然不信任感,是其廢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緣由。

朱元璋對文官的天然不信任感,是其廢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緣由

對于朱元璋評價,我想有一句說得非常言簡意赅:得國最正者。朱元璋是在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建立了明朝,而與之前的帝王相比,朱元璋出身可謂最為貧寒,甚至當上皇帝後,也經常自诩“我本淮右布衣”。

這種出身,意味着朱元璋自幼便會受到官吏們的盤剝與欺壓。更别說,元末時,正是因為腐朽的官僚系統對天災的不聞不問,導緻朱元璋的直系血親連接配接去世。

早年的悲慘遭遇,讓朱元璋對官僚系統天然地不信任,要知道,當時大災之時,元朝皇帝曾下旨赈災,但各級官僚們對此卻并未認真執行,最終到了朱元璋家族的噩運。

當朱元璋成為皇帝後,居于深宮的他,肯定會想起當時的遭遇,看着手底下畢恭畢敬的大臣們,充滿了警覺。為了能夠保證自己對王朝的了解,防止下屬們蒙蔽自己,朱元璋恨不得事必躬親。

朱元璋對文官的天然不信任感,是其廢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緣由

這種想法便意味着朱元璋與丞相一職産生沖突。

按照之前的慣例,丞相協助皇帝治理天下,他會幫助帝王過濾一部分事務,甚至會直接處理,不用上報皇帝。而這一慣例恰恰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萬一大臣們利用這一漏洞欺騙自己怎麼辦?當這一想法在朱元璋腦海中揮之不去之時,裁撤丞相一職便進入了他的腦海。

要知道當丞相被撤後,六部的奏折便會直接送達皇帝手中,而六部則是王朝統治機構中彙聚天下之事的機構。當沒有了丞相在中間橫插一腳,皇帝将會是六部直接的禀報對象,朱元璋也就不用再擔心大臣串通丞相,蒙蔽皇帝的現象了。

随着這一想法的成熟,朱元璋很快利用胡惟庸案廢除了延續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清除了六部與皇帝間的障礙。隻不過,當丞相撤銷之後,朱元璋的工作量非常大,對于,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來說,這種高強度工作并不能影響到他的精力,他也享受這樣的生活。

朱元璋對文官的天然不信任感,是其廢除丞相制度最根本的緣由

但,不知道這位精明之極的皇帝,有沒有想過後世帝王能否應對這種工作量。當然,這已經不是朱元璋所能考慮得了,不然,他也不會如此幹脆利落地廢除丞相一職了。

綜上所述,是個人關于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