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冬日裡的一個小陽春。在何水法先生的工作室,翻開他新近為迎接杭州亞運會創作完成的畫冊《亞洲之花》,45幅分别代表42個國家和3個地區的畫作裡,中國國花牡丹、高棉國花隆都花、孟加拉國國花睡蓮……濃淡相宜,栩栩如生,讓人好像置身于一個亞洲花園。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何水法,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專家、中國畫學會副會長、著名花鳥畫家

這位藝術家也是錢江晚報的資深讀者,報紙在創刊的1987年就刊載了他的畫作。35年來,他見證錢江晚報的初創和成長;而錢江晚報也始終關注着藝術家何水法一步步攀登藝術高峰,代表浙江畫家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錢報創刊,我畫了一幅《牡丹圖》

畫家何水法,1946年出生于杭州,1980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研究所學生班。

作為中國當代畫壇最具代表性的花鳥畫家之一,何水法的花鳥畫,其大寫意則深受青藤、八大之影響,從無法到有法,有法至萬法,色墨交融、渾然一體、氣旺神暢。

他是從浙江成長起來的畫家,是以與浙江的第一份都市報錢江晚報從一開始就有親切的緣分。

回到35年前的那個冬天,何水法至今記得他當年收到的一份邀約,請他參加浙江日報新創報刊——錢江晚報的創刊大會。

彼時的他,已是中國知名畫家,與浙江日報的很多記者都是老朋友。那天,“我本來是有活動安排的,但是我想啊,再重要的活動都沒有見證錢江晚報創刊要緊啊!”在創刊大會現場,他激情揮毫,創作了一幅書法作品,送給全省人民的新報紙作為見面禮。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錢江晚報是浙江省的第一份都市報,上世紀80中後期,這份有号召力、資訊量大的報紙,對老百姓來說,是應運而生。有政治、經濟新聞,也有民生、文化新聞,非常接地氣,也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何水法說。

為了恭賀錢江晚報的誕生,20多位知名畫家紛紛揮毫潑墨,為新生的錢江晚報送上自己的祝福。這些畫作被登在1987年1月6日的報紙版面上,其中就有何水法悉心創作的《牡丹圖》。這是“何水法”的名字第一次刊在錢江晚報上。

随後多年,何水法在藝術上更為精進。為畫好每一幅作品,他廣采博取,深入生活——單單為了畫好牡丹,他先後十四次前往山東菏澤,多次赴洛陽,就是為了一次次看清牡丹的神韻。為繪畫采風而踏過的城市,更是數也數不過來……

“錢報非常關注我,一直跟蹤報道我的每一部藝術探索之路。我也在錢報認識了很多代文化記者朋友。有的就是退休了,依然來往得有情有誼。”何水法說起這些,語氣都歡快起來。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錢報辦到今天有35年了,難得的是,這份報紙一直追求跟人民心連心。”何水法說,不管是媒體,還是藝術家,都是立足于中國的大地,都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汲取大地的養分,然後回報于人民,與時代同行。

何水法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他不僅在國内舉辦大型畫展,還帶着中國傳統花鳥畫作品走出國門,先後在德國、日本、波蘭、西班牙、烏克蘭、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在波蘭和意大利設立何水法藝術中心,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法國、希臘、日本、肯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讓世界看見中國的美。

對何水法的每一步,錢江晚報記者都是見證者。2015年米蘭世博會,何水法創作的20幅“蔬果圖”閃亮登場,為這場主題為“糧食”的世博會注入獨特的中國韻味;2016年9月,G20峰會在杭州舉行。何水法在西湖邊舉辦了“湖上留香”作品展,将國畫、扇文化、園藝等中國傳統的經典表現藝術融為一體。

35年來,何水法和錢江晚報,可以說是互相陪伴,彼此見證。“我很高興,将近半生的時光都有錢報的陪伴,可以說與錢報有‘半生情’啦!”何水法說。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和錢報記者一起做公益

作為藝術家的何水法,在家每天都要翻翻錢江晚報。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

“通過錢報,我能及時了解到各類重要訊息,為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和思考。這份報紙,還帶着我了解到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可以通過藝術做一些公益,傳達正能量。”

多年來,何水法為錢江晚報的讀者寫春聯,為需要幫助的讀者捐畫作,積極響應錢江晚報的公益倡導。

印度洋海嘯、台灣大地震……災害發生,人們需要幫助時,何水法總是毫不猶豫,第一時間作畫捐款,盡己所能。

2008年5月23日,錢江晚報聯合浙江經視、中國寶藏網共同主辦了“親愛的小孩——浙江百名書畫家援助災區孩子義賣”活動。他特别創作了一幅《紫氣東來》參加義賣,現場便被一個企業以20萬元認購,善款給孩子們…………

此前,何水法已經為四川災區創作了國畫《國香》《香遠》和書法《大愛無垠》等作品。短短一周時間,他就為災區籌得超百萬元的善款。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2012年6月13日,錢江晚報報道了身患淋巴瘤的17歲少年王沖沖因為無錢治療,想要捐贈器官的新聞。稿子見報當天晚上8點多,錢報記者俞力培接到何水法打來的電話。畫家動情地說:“看了這篇報道,我情不自禁地流了下眼淚。這個孩子太樸實了,境界又那麼高。每個人活着,總希望多活一天;不行了,把器官捐出去,這是一個人的境界。我沒想到他是個17歲的小孩子。我想幫助他。”

何水法決定捐畫獻愛心。當晚9點多,何水法連夜開始創作。下筆前,何水法已在腦中精心構思好了畫——6支康乃馨,祝願王沖沖健康,意寓社會充滿溫馨。畫完後,何水法給這幅畫起名《新放》。這幅作品在錢江晚報上進行競價義賣,最終被衢州一家公司以15萬元的愛心款競得,所得愛心款送到王沖沖的家人手上,用作治療之用。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多年來,作為畫家的何水法一直熱心公益事業,懷有善心,播灑善行。助學、助殘、助孤,種種義舉,他從不缺席。

每一次做公益時,他都會第一時間和記者商量,他希望這樣的事和公益心,能通過錢江晚報感召到更多的人,去觸摸社會的心跳,去感悟為人民服務的意義。

時間來到了2022年,記者面前的何水法,一身紅色毛衣,精神抖擻。這些年來,他專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關心周圍的世界;他牽挂身邊人的衣食冷暖,也竭盡所能去幫助他人。他用自己的一筆一畫、一言一行,在完成着一幅最真實、最動人的畫卷。

中國畫藝術給了何水法滋養,與社會的互動給了他視野,而為人民作畫讓他充滿了使命感。藝術的初心和媒體的初心,交融在一起。

35年前,一圖結良緣 何水法: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錢江晚報都在場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