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天蒙蒙黑,我家小區的院子裡鴉雀無聲,隻有我和幾個同學在悄悄地玩着捉迷藏。
“啊呀!”涵涵的叫聲打破了寂靜的院子。大家原以為她摔倒了,都急忙趕了過去。
“什麼事?”
“剛才我在躲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兩隻大眼睛的怪物,吓了我一大跳。”涵涵驚慌地說。
“在哪兒?”我們好奇地問。
“在這兒!”我們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車後黑暗的角落裡真的有一個兩隻大眼睛的動物在看着我們。
“是貓!是貓!”我一看就叫了起來。
我們又走近了些,細細地端詳着:這隻貓全身黑白相間,圓形的頭上長着三角形的嘴,兩隻眼睛又大又圓。身軀呈長筒狀,隆起的背部有如高山,腹部兩側長着靈活的四肢,尾巴向下垂着。
可能是我們離它太近,又對它指手畫腳。它猛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爬上了旁邊的大樹。我想了想便招手讓大家躲起來仔細觀察。
過了不一會兒,小貓便從約4米高的大樹上跳了下來。“好厲害呀。”旁邊的同學贊歎到。“其實當貓從高處下來的一瞬間,可以通過眼、耳的感覺器官迅速地将資訊傳到大腦,并且迅速通知身體各個肌肉部位進行調節,以最快的速度将不平衡的身體恢複到正常的位置,這們貓落地時總是一隻腳先着地,而且腿略彎曲,是以從高處下來時不會受傷。”我繪聲繪色地向他們介紹着。
“哦!”她們恍然大悟。“那貓走路時為什麼沒有聲音呀?”細心的月月問道。
“因為貓的腳上長的有肉墊,銳利的爪鈎能縮到肉墊中。”我急忙解釋說。
“貓能捉老鼠,對人類有很大的幫助,但人類幾千年前就把貓馴服了,是以現在的野貓越來越少,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隻貓呀!”不知是誰補充道。
聽了這句話,我們怕打擾了這隻可愛的貓,都安靜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