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作者:四眼觀天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錦衣玉食

賈家的一大筆銀子竟然在江南甄家收着,這是為何?

第16回中,因元春獲準省親,賈家便着手營造省親别院。可如今的賈家是羅鍋上山——前(錢)緊,到哪裡去挪借這個錢呢?那就要吃老本了。賈琏問甯國府那邊的賈薔,這次修園子要動用哪處的銀子,賈薔說:

"才也議到這裡。賴爺爺說,不用從京裡帶下去, 江南甄家還收着我們五萬銀子。明日寫一封書信,會票我們帶去,先支三萬,下剩二萬存着,等置辦花燭彩燈并各色簾栊帳缦的使費。"

奇怪了,賈家自己的銀子還不夠用,為什麼還把那麼一大筆錢放在江南甄家呢?為何賈家不早些把銀子取回來,偏要此時動用?管家賴大出于什麼考慮要動這一處的銀子呢?

賈薔的話中給出了一個關鍵資訊“會票”。會票是明清兩代商人發行的一種異地支付錢款的憑證。原來是在一地交款領票,到另一地兌現的,後因金屬貨币不足,加以發行者的信用良好,這種會票便漸漸代替貨币在市場流通。 清顧炎武在《日知錄·鈔》中寫道:“ 唐憲宗之飛錢,即如今之會票也。”清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中也有記錄:“其法本於唐之飛錢, 宋之交會,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會票, 淮南之根窩。”舊錢莊發行的票據,可在不同地方提款,也可用于市場流通。

原來,與安守本分的賈家不同,江南甄家是開着買賣的,其中一處就是錢莊。甄家在江南,賈家在都中,兩地相隔兩千多裡地,一般情況下,賈家沒有立場千裡迢迢運送五萬兩銀子,存進甄家的錢莊的,這個錢應該是賈家在江南賺到,就地存在甄家的。

這五萬兩銀子是什麼時候存在甄家的呢?雖然賈家有十二房分居住在原籍金陵,可惜這些人沒有甯榮二府的勢力,不可能有這樣一筆巨款。賈家甯榮親派八房皆在都中居住,起碼有三代人了,應當是賈家在離開金陵之前存過去的。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趙嬷嬷

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呢?是賈家自己掙的嗎?

那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文中所提到的事情内,賈家是有一次作案時機的。就是在本回中賈琏之奶母趙氏提到的,她記事兒的時候,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代監造海舫、修理海塘。緊接着就說賈家預備過一次接駕,“把銀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趙嬷嬷沒有說賈家這淌海水一樣的銀子從哪裡來的。可是當她說到江南甄家接駕四次時說“别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王熙鳳還納罕:"常聽見我們太爺們也這樣說,豈有不信的。隻納罕他家怎麼就這麼富貴呢?"

趙嬷嬷回答:"告訴奶奶一句話,也不過是拿着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

趙嬷嬷雖然是在說江南甄家在“買虛熱鬧”,但此處是用了“一擊三響”之法,買虛熱鬧的不止江南甄家,還有賈家和王家。既然這樣,“拿着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也是三家子的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皇帝家的銀子指的是什麼銀子呢?文中又沒有說江南甄家,隻是言說江南甄家是用得最過分的。而王家所使用的皇帝的銀子,就是王家所管各國進貢朝賀的錢咯,王熙鳳所說的“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這怎麼可能呢?這些與各國貿易的事都是皇帝家的買賣,隻不過交給王家管理罷了,王家卻把它們當成自己家的了。不過她也說了實話,因為王家主管此事,王家人确實也把這買賣當成了自己家的,從中克扣無度,造就了“東海少了白玉床,龍王來請江南王”的局面。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王熙鳳

至于賈家,他們的錢自然就是皇帝讓他們監造海舫和修理海塘的錢了,除此之外,又有什麼理由來解釋呢?

這些人在辦差過程中克扣了經費和物品,可是做普通賬目,終究容易露出馬腳,接待皇帝就是一本糊塗賬。當有解釋不了的虧空,皇帝要追查之時,就推到皇帝頭上去,哭咧咧地叫慘。一來老臣子有感情,二來好像自己去的時候,确實鋪排得不成樣子,自己當時沒考慮那麼多,如今提起來,這個賬怎麼查?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他們的虧空真的是因為接待皇帝拉下的嗎?他們真的有表面上顯示的那麼忠心耿耿麼?賈家自己的人,修自己家的大觀園還要藏着掖着呢,何況做皇帝家的事?

那些截留下來的錢,還得找個去處吧。

江南甄家的錢多,就直接開起了錢莊。而賈家在這場買賣中賺得的錢,是沒有辦法運回都中的,一來路上不安全,二來是太惹眼。賈家跟甄家有老親,也就是兩家之前是有過聯姻的,賈家幾代人中沒有見有姓甄的女子,很有可能是甄家娶了賈家的女孩。既然是親家,也信得過,就把五萬兩銀子做了本錢,直接存進了甄家錢莊,每年還可以得些利錢。賈家在江南還有些人情往來,這些利錢足夠留着處理這些人情往來的了。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賈薔辦差回來就闊綽了

這是趙嬷嬷年輕時所發生的事,趙嬷嬷的兩個兒子現在剛剛開始做事,趙氏充其量五十上下,也就是說,這筆銀子在江南甄家存了有四十多年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花掉呢,眼前正好有修院園子的事,賈家要“下姑蘇請聘教習,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等事”,賈家正是缺錢的時候,四下裡挪借不來,哪裡還顧得上存錢吃利息的事?反正錢都是要花的,正好借這個機會把甄家的錢提出來,就地花掉,避免了路上攜帶銀錢的風險,也了了這樁心事。

賈家和甄家畢竟是親戚,雖然有這個由頭,可是一下子把本錢抽走五萬兩,似乎也不好看。是以賈家用了一個漸漸的方法辦的這事。先兌出三萬兩來,下剩的二萬存着。可也不是不用了。先說好了,讓甄家有個心理準備,過些日子還要“置辦花燭,彩燈并各色簾栊帳幔的使費”。如此,把錢抽回來了用,也讓甄家有個準備的時間,讓他們心裡也舒服一些。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王熙鳳是賈家的縮影

大處不寫,寫小處也是一樣的,王熙鳳就是四大家族縮影

小說名為供人消遣,實則是代為言事。史之不可載,不能載,訴諸小說,假托荒唐之言,流傳于世也,是以有一句話叫:“曆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小說除了名字,都是真的。”一部好的小說在曆史研究方面的參考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若小說直寫大處,則作者不免為文字牽連,是以多折射大處于小處,寫一家、寫一人,得罪的面沒有那麼大,也好脫身。四大家族是大,不能遍寫,專寫賈家一家也是一樣的,因為要揭示的問題是一樣的。寫賈家一家,有些事也不能盡寫,寫賈家一人也是一樣的。

上面四大家族的興衰細節,《紅樓夢》中沒有具體寫。可是接着寫賈家修建大觀園時,賈家拿出巨額财富出來,分派任務,賈家主事的賈赦、賈珍、賈琏、王熙鳳這四人各有所主,也各自藏掖,這是一寫。王熙鳳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賈蓉、賈薔、賈芸、賈芹謀算差事,這幾人又有藏掖,這又是一寫。把這藏掖的弊病寫了個遍,賈家人藏掖賈家的,四大家族藏掖皇帝的,這個毛病竟然不能治了,進而揭示出封建社會的腐朽性,和必然衰落的結局。

還有四大家族在藏掖之後,銀錢的安排,也在王熙鳳身上得以展現。

江南甄家在辦差過程中得來的銀錢,沒有别的生财的方法。在以前,地主們主要的生财方法就是買地,可是這個錢來曆不正,若是買地了,就比較容易招眼。他們也沒有動力去參與做生意和辦實體,隻是在乎銀錢能不斷增值就可以了。對于有權有勢的甄家來說,有什麼比辦錢莊更好的生意呢?他們很不用擔心别人借錢不還,甄家有的是辦法,都不用調查個人的信用。隻要投進本錢去,就可以坐地收錢了,很多富貴人都熱衷于搞這個的,即便自己不友善出面,也可以叫家仆領了東,開個錢莊,往外放賬。

賈家也是同樣的情況,不過略次一等罷了,他們是把自己家的錢交給甄家打理,雖然得得少一點,卻也省了不少心。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王熙鳳對賈母百依百順

王熙鳳正經的身份是賈赦的兒媳婦,礙着有賈母和王夫人在,調到榮國府當代理總經理,加上賈琏和房裡丫頭們的月錢,一共才二十兩,不夠他們三五天的花銷。這個情況跟賈家一樣,一等公歲支俸銀也不過700兩而已,夠什麼使的?不都是靠巴結差事,弄些花?

王熙鳳做的克扣月錢、包攬詞訟、收放賬目的事,哪一樣賈家和四大家族沒有做過?這就是以小寫大。

王熙鳳得了錢之後,她有沒有時間再去經營增值呢?她一個賈家的兒媳婦怎麼能偷偷地買房買地?她自然也不能做生意,也不能投資辦實業,最最友善的辦法就是放賬收息。

第3回中,王夫人問王熙鳳:“月錢放完了不曾?”王熙鳳說放完了,忙借口找緞子,把話岔開。就是為下文王熙鳳放賬打埋伏的。第16回中,旺兒媳婦過來送利錢,叫人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不過大家注意,也就是在第16回說的賈家和甄家的事。直到第39回,襲人來找平兒要這個月的月錢,才把這個事兒說明白了。

平兒悄悄告訴他道:"這個月的月錢,我們奶奶早已支了,放給人使呢。等别處的利錢收了來,湊齊了才放呢。因為是你,我才告訴你,你可不許告訴一個人去。"

平兒笑道:"何曾不是呢。這幾年拿着這一項銀子,翻出有幾百來了。他的公費月例又使不着,十兩八兩零碎攢了放出去,隻他這梯己利錢, 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

第72回中,王熙鳳抱怨道:“這屋裡有的沒的,我和你姑爺一月的月錢,再連上四個丫頭的月錢,通共一二十兩銀子,還不夠三五天使用的呢。”這是王熙鳳在拿話堵人嘴,月錢數量沒有必要騙人的,可是花銷卻是哄鬼呢。

冷眼看紅樓:賈家為何會在江南甄家存五萬兩銀子?這錢來路不幹淨

平兒和襲人

平兒私底下對襲人說的:“他的公費月例又使不着,十兩八兩零碎攢了放出去,隻他這梯己利錢,,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王熙鳳在甯國府工作,一應吃喝用度,都有份例,錢自然是花不着她的,她竟都攢起來了,往外放賬了。王熙鳳剛下手的時候,肯定是從小處做,未必敢扣着月錢不放,她往外放的應該就是她自己的月錢和嫁妝錢。後來做大膽了,才連月錢都扣下了的。

這種操作放在四大家族頭上,他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扣着月錢,扣着饷錢,扣着撥款不發,拿到外面的錢莊放賬,進而漁利,這種事情怕不是新鮮事了。而王熙鳳、賈家、其他大家族對于錢莊的需求是很強烈的,他們需要這樣一種機制,不用做任何努力就可以實作自己财産的保值增值。但是他們所獲的那些銀錢的實質是什麼呢?就是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啊。表面上看,放賬緩解了一部分人用錢的需求,但實際上是加重了整體的不平衡性,必然會加速了四大家族和封建社會的衰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