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是一個并不陌生的職業,但更多的是男生擔任的。在我看來,要當工程師還得必須要學會修理工具。作為工程師的爸爸在我們家裡就是一位修理能手了。
小時候,我就是一個旁觀者,看着爸爸在梯子上爬上爬下,手裡拿着各種工具,一會兒敲,一會兒拔,即使專心地看,我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做什麼。但神奇的是爸爸的雙手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好久唱不出歌的CD機又傳出我熟悉的歌曲;陷入漆黑一片的房間又重制了光明;拉不上去卷軸簾子又呼啦啦的深縮自如了……我心裡對爸爸滿是崇拜,真想長大後我也能這樣。
漸漸地,我長大了,成為了一位小助手,也逐漸知道修理什麼零件需要什麼工具。爸爸修理的一些原理也有些明白了。由于常在爸爸修理時打下手,我對那些工具、零件放在哪裡也便一清二楚。
現在,一個個工具箱、零件盒,也成了屬于我的舞台。我不再是一位旁觀者,也不再是小助手,我也成為了一位“小小工程師”。
有一次,家裡的小鬧鐘壞了,于是,我登上了“舞台”,鑷子、十字起、一字起、電烙鐵等各種小工具擺了一桌子,我先拿起十字起,松開螺絲,将鬧鐘的後蓋打開,然後準備将鬧鐘前的塑膠外罩取下來。
就在這時,我遇到了麻煩,由于我膽子比較小,手無縛雞之力,不敢也不能将蓋子取下來。心想隻有用巧勁了。為了不将它損壞,我換成一字起這一工具,在一細微的縫隙中插進去,利用杠杆原理,将蓋子撬開一角,然後再找一個離小角較近的地方插進去,就這樣不斷沿着外殼重複這個動作,蓋子終于被打開了。小心翼翼的心終于放下,心裡一陣小興奮。
打開前蓋,齒輪、電線闆,小電阻,電線圈……全都暴露無疑。小小的鬧鐘竟然這麼複雜,還真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嘞。我先認真觀察鬧鐘的内部結構,把弄鬧鐘後的調節器,看鬧鐘手動運作時究竟是哪裡出來問題,經過我反複觀察,終于發現問題所在——分針的指針松了,導緻指針打滑走走停停,時間就出現了混亂。
那就要将時分針拔下來,将它的位置重新固定。起初,我怎麼拔都不能拔起來,心中一陣失落,無意間觸碰了分針,沒想到它竟松了下來,這才發現,鬧鐘的指針不是前後拔下來的,而是左右旋轉擰下來的。于是,我反方向旋轉分針,将它擠緊,裝上電池,鬧鐘終于又恢複了運轉。
“滴答滴答”鬧鐘又恢複了它原來的生命,随着時間不斷流逝,我的這一表演也結束了。
但那隻是一個開端,從那以後,媽媽的列印機壞了,我也會去摸索摸索,墨盒中加墨的任務自然落到我身上;來年夏天打開空調前拆洗過濾網我也會主動承擔。電水壺壞了,我也會拆下來找個究竟……修理,一個屬于男孩子,一個屬于爸爸的舞台,我也盡情展示了一番,而當我将一系列的修理工作結束時,我才發現,這修理的舞台上我也可以成為了主角。
這個修理的舞台沒有鎂光燈,沒有掌聲,沒有鮮花,但在一次次的曆練中,我不會再有當初的膽小、害怕;我隻會更仔細,更主動的去研究、拆修,将爸爸的一些技能默默記于心中,做到膽大心細,也成為一位修理能手。
這裡,就是我的舞台。懷揣夢想,我就是生活的舞者,舞出優雅絢麗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