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中就有着虎父無犬子的說法,可以看出,父母的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曾經,在中國社會中就有這樣一個開國中将,他曾被國家兩次授銜,而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之下,他們全家也一共走出了六位将軍。對于我國軍事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來說,這一家人所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那麼,在這位開國中将的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他又是如何培養出如此優秀的下一代的呢?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這位開國中将就是張震,出生于1914年。在張震十二歲的時候,他就參與到了勞動童子團中,參與當地的革命事業,而在十四歲那年,他也成為了少年先鋒隊中的一員。在1930年時,十六歲的張震先是加入到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中,後來,他也成為了一位中國工農紅軍戰士。由于張震在戰争中有着較為出色的表現,是以,在加入工農紅軍後不久,他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産黨黨員。

在反圍剿作戰中,張震曾經兩次負傷,但即使如此,他也始終堅持奮戰在戰場一線上,可以說,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張震能夠有這樣的選擇也是令很多人感到敬佩不已的。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在抗日戰争爆發後,張震也曾經擔任了八路軍的參謀長以及總務處的科長。在工作過程中,張震始終以積極的态度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當時如說沒有他的努力的話,那麼基層地區的抗日工作也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在1938年時,張震參與到了新四軍的遊擊支隊中,并擔任參謀長一職,後來,随着新四軍挺進了豫東地區的敵後,張震也開始配合正面戰場,帶領手下的将士展開了遊擊工作。在那個時候,雖然他的官職是比較高的,但是,他卻始終奮戰在戰場一線上,即使腿部負了重傷,也從未離開過一線戰場。

在後來的日子中,張震和其他的上司也曾經帶領将士們大舉擊敗的日軍,當時,在張震的帶領下,華東地區敵後部隊也創下了打下日軍戰機的先例。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而在解放戰争打響之後,張震也曾經參與過兩淮、宿北等重要戰役,可以說在他的努力之下,魯南戰役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在此後的淮海戰役中,張震也占據着重要的指揮地位,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存在,那麼淮海戰役後期規模的擴大也将很難進行。而在新中國成立後,張震也曾經參與過解放台灣及東南沿海各地的軍事戰争,由此可見,在我軍部隊中,張震的地位也是較高的。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随着抗美援朝戰役的爆發,張震也又一次來到了一線戰場之上,當時,在夏季反擊戰以及金城進攻戰役中,張震上司手下的将士們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在後來解放浙東沿海島嶼的過程中,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建議,是以,各個島嶼才能夠得到全面的解放。在抗美援朝戰役結束後,張震回到了國内,并進入到了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深造,在從這裡畢業後,他也成為了南京軍事學院的副院長。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張震也以自己親身經曆的戰鬥經驗為學生們傳遞更加精準的戰略知識,可以說在他的努力之下,我國軍隊内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幹部。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中,張震是以前立下的功勞,而被授予了中将軍銜,而基于他在新中國成立後為,我國軍隊發展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是以,在1988年的第二次授銜中,張震也被授予了上将軍銜,可以說,兩次軍銜的授予也展現出了我國對于這位特殊軍事人才的重視。在1998年是張震正式退出了軍事上司崗位,雖然說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了實際的軍職,但是他卻仍然關心着我國軍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在他的影響之下,張震的四個兒子也全部在軍隊中立下了赫赫功勞,不僅如此,在此後的軍銜評定過程中,他的四個兒子也都成為了将軍。其中,張震的第三個兒子張海陽也憑借自己的努力,和父親一樣成為了上将。可以說在我國軍隊建設過程中,像這樣的上将父子也是首次出現的,除此之外,在父親和兄弟們的共同影響之下,張震的女兒也和軍隊中的優秀将士組建了家庭,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少将。至此,張震的整個家庭中也有着六位将軍,縱觀我國社會的軍事發展程序就會發現,在整個中國社會中,張震全家也能夠算是最為成功的軍人家庭。

在2015年時,已經一百零一歲的張震也因病離開了人世,可以說張震的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軍隊建設事業,如果說沒有它的存在的話,那麼我國國防軍隊建設以及國防教育事業也不會如此成功。

開國中将兩次被授銜,虎父無犬子,一家出了六位将軍!

結語

通過分析張震的一生就能感受到,在我國近代社會中,許多優秀将士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人民的貢獻的,而在戰争年代中,如果沒有這些英勇将士的付出,那麼我國也将淪為其他國家侵略和打擊的對象。

在張震的指引之下,他的孩子們也都成為了祖國的優秀人才,由此可見,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日後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在自己的内心樹立起想要學習的榜樣,這樣一來,在優秀精神的指引之下,我們個人的發展也将迎來新的巅峰。

對于新中國來說,雖然我們已經遠離了戰争的威脅,但是,軍隊的建設事業也是不能忽視的,而張震的種種事迹也能夠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與目标,在日後軍隊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将這樣的英雄作為前進的方向,通過他們的指引與帶動,相信也會有更多的戰士認識到為國奉獻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雖然說張震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為我國做出的貢獻也将永遠存在于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