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而美麗的蓮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身姿,置身于泥土之中靜靜地生長。最終,以它不蔓不枝的姿态,搖曳在水中,高雅脫俗。陶淵明以蓮自喻,隻為如蓮那樣求得心靈的一方淨土,那樣的出塵芳姿。
如何堅定自己的追求,不被凡塵俗事所幹擾,堅守心靈的一方淨土,去學蓮出淤泥而不染,香遠益清的品性?
“真正的甯靜,不是遠離車馬的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籬種菊”才女林徽因曾這樣說過。事實也确是如此,我們無法真正遠離紛繁的世界,唯一能做的,隻是平靜内心的波瀾,不被外界所感染,要知道隻有保持内心的甯靜,方可成就大事。錢鐘書老先生就是這般,他隻在寂靜的亭軒裡,手持一管,一燈如豆,風雨飄搖,巋然不動,沸沸揚揚裡甘于寂寞,因為那是他人生的位點,他不曾動搖。《圍城》就是他甯靜内心撐起明麗天空最完美的诠釋。他堅持自我,執着追夢,正映襯了那一句“隻有不因世界的多姿而動搖、所感染,才能達到生命的高點。”
如今的世界,千變萬化,周圍總是充滿着太多的誘惑,無時無刻吸引着我們,讓我們止不住地去崇拜,去模仿,甚至想要用自己的靈魂去了解、去滲透,太多太多的人隻因為了追随時尚的潮流,失去了自我,他們被周圍的變化所深深地感染,心旌搖曳,殊不知就在這樣的盲目中,失去了從前所擁有的最本真的東西。
“喜歡活着,生命是如此地充滿了愉悅。”台灣作家張曉風說,她喜歡夢裡奇異的世界,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讀書,喜歡多雨的日子,喜歡對着一盞白熾燈聽檐雨奏鳴,細雨如絲,如一天輕柔的叮咛,她用對生活的愛感染着每一個人卻從未失去自我,而今太多的人變得越來越浮躁,在燈紅酒綠之後,尋找更大的刺激,于是由身體到每寸神經都變得麻木。張曉風堅守着自己的純真,堅守着那份不被環境所感染的本真,即使是如此淡淡地生活,便也可撷取幸福的甘露。
他們如隐者般“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裳”,即便為了環境改變自己,也始終堅定而執着地堅守着自己靈魂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