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何意?還有後半句,更有智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是古人智慧的總結,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的。俗話源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是古人對于日常生産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

很多俗話,涉及到為人處世的道理,例如今天要講的這句“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其實這句俗話還有下半句,更加經典。

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何意?還有後半句,更有智慧

第一、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

這句俗話,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簡單,但是卻讓人乍一看覺得一頭霧水,如果将這句俗話補全了,意思便更加明朗了。補全後的俗話如下:不用去看某家人家中的妻子是否賢惠,但隻要看其家庭成員身上的衣服,便可得出答案。

對于古人留下的俗話,要代入到古人的時代背景去解釋,如果用今人的上帝視角去解讀,未免會過于偏頗。對于俗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是以然。古人為何要這麼說呢?

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古代的男子稱呼妻子,會稱其為“賢内助”、“内人”,這個稱呼便展現出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

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何意?還有後半句,更有智慧

古代的男女分工大緻是丈夫主管家中的外事,去從事士農工商的活動,而妻子主要是相夫教子,承包家中的家務,是以,判斷一個妻子賢惠與否,古人認為隻要看其家中内務,是否打理的井井有條便可以了,而且可以從很多細節去判斷,例如家中陳設是否整潔,家人衣着是否幹淨等等,這些細節都能夠見微知著。

第二、賢妻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何意?還有後半句,更有智慧

古人說“賢妻夫禍少”,非常智慧,道理真實不虛。在現實生活中,妻子賢惠與否,對于丈夫影響不可謂不大。人們常說,女怕嫁錯郎,其實對于男子而言,娶妻也是如此。娶的妻子賢惠與否,人生軌道大不同。

生活中的例子,不在少數。例如男子血氣方剛,有時容易與他人起争執,不賢惠的妻子,則會不分青紅皂白,添油加醋,最終小沖突釀成大沖突,得不償失。而賢惠的妻子,則會幫助丈夫理性分析沖突,最後是選擇據理力争,還是選擇得饒人處且饒人,賢惠的妻子會幫助丈夫,做出理性的選擇。

例如,男子可能會比較粗心,生活中,有時候粗心馬虎,也會釀成大錯,造成禍害,而賢惠的妻子,則比較細心,正好性格互補,避免丈夫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粗心大意。

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何意?還有後半句,更有智慧

古人以孝治天下,認為“百善孝為先”,人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培養出的孩子是否孝順,父母的教導十分重要,子孝則父心寬,關于這一點,想必不用作過多的解釋。

以上,便是整句俗話:不看家中妻,但看身上衣。賢妻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你覺得有道理嗎?歡迎評論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