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屆金融交易技術大會召開 大咖共話金融技術發展

近年來,金融創新與改革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此外随着中國與海外的對接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内金融機構施行“走出去”戰略。然而,随着國内與外資市場對接的同時,我國的金融交易技術以及相關的風險管控,技術支援相對落後。同時“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也依托着雲計算與大資料的應用,但是由于我國網際網路技術與信用體系以及監管制度的不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也受到了相應制約,網絡金融安全和技術問題也變得重中之重。同時海外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也必須遵守中國相對應的交易規則與體系,其交易系統也必須與之相比對。

大會現場照片

在此背景下,Leader Group與FC CLUB聯合業界的一些金融機構以及協會,研究群體于2017年4月7日-8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第二屆中國金融交易技術峰會暨線上交易博覽會”,主要針對目前各金融機構所面臨的核心IT問題,結合領先的金融科技技術進行深層次的探讨,主要針對普惠金融&金融雲計算&大資料技術創新、數字貨币&區塊鍊創新、移動支付三個方向進行分析和論壇。本次大會規模空前盛大,完美雲集金融行業上下産業鍊,邀請大約500家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及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及一些技術方案提供商,金融科技類公司各自針對彼此業務類型進行無縫對接以及精彩案例分享。同時大會還邀請到知名軟體技術公司,風險管控公司,資料公司等供應商共同分享目前領先交易及軟體技術,幫助解決目前所存在的技術難點并提供解決方案。

會後,中國電子銀行網記者有幸采訪到中國第一條公有區塊鍊-維優元界CEO顧穎,與顧總探讨了中國區塊鍊的發展情況與展望。作為國内最具前沿視野的區塊鍊公司之一,維優集合了來自國内外金融、網際網路、咨詢及區塊鍊行業的專家團隊,為客戶提供資産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顧總認為,目前國内的區塊鍊整體發展處于早期狀态,雖然相比國外在理論和想法上有明顯落後,但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同時針對目前資訊安全和大資料脫敏等一些棘手問題,顧總提出了數字身份的三大痛點。

第二屆金融交易技術大會召開 大咖共話金融技術發展

維優元界CEO顧穎

采訪全文如下:

記者:今天很榮幸代表中國電子銀行網對顧總進行采訪。現在區塊鍊技術在全球範圍内持續升溫,是越來越熱的一個話題,在國内也是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探索。首先想請您跟我們談一談,目前國内外區塊鍊公司布局的情況是怎麼樣的?您認為目前區塊鍊整體發展處于什麼樣的階段,是為什麼呢?

顧穎:在國内,區塊鍊從業者主要集中于北京、深圳、上海三個城市。其中,北京和深圳分别有30家左右區塊鍊從業公司,上海有13家左右。

現在區塊鍊處在一個早期階段,如果做一個類比,就像網際網路在1995年時的狀況,國外總體來說要至少比國内早六個月左右。從研發水準來說,國外,特别是像美國矽谷、紐約、英國倫敦他們的研發水準比我們要領先六個月左右。這麼說是有點根據的,去年五月份的時候我去紐約參加行業内比較大的consensus大會,訪談了很多相關的企業,總體感覺是他比我們中國的國内要領先很多。

記者:國内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顧穎:國外在理論和想法上面比我們要超前很多,而國内因為市場潛力巨大,開發的各類應用會多一點,這是最大的差別。

記者:現在的很多傳統行業,特别是很多銀行和網際網路公司,都在以金融科技的名義開展區塊鍊技術的研究和研發,您對他們有一個什麼樣的建議?

顧穎:多投入,多觀察,勇往直前。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變革動力是不強的,他們在面對新技術的反應是緩慢的。區塊鍊是發展非常快的尖端技術,必須時刻關乎國内外的技術進展,傳統金融機構在研發中勢必會碰到技術思維局限、效率低下等問題。我建議在研發選型過程中,多和專業的區塊鍊公司咨詢合作,擷取最尖端的技術。

記者:在金融領域,現在資訊安全和大資料脫敏一直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基于區塊鍊的數字身份,您認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個什麼樣的變化?

顧穎:這個變化是非常深遠的,這個在國内還沒有人在提,國外已經開始有人在提了。因為現在數字身份是有三大痛點。

第一,每個人都有數字身份,微信、微網誌、支付寶,這些都是數字身份。但問題是這些數字身份都是散在各地,你要有不同的密碼去通路不同的帳戶,這是第一痛點。

第二,這些數字身份不是你的,微信是騰訊的,它可以把你的帳号關掉,微網誌是新浪的,你的賬号并不完全是你自己的。你會放一千萬在微信錢包裡嗎?不會,因為你擔心錢可能會丢失。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身份應該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去掌握的,我一個密碼可以通路所有的東西。我的區塊鍊數字資産裡的錢是放在我自己完全掌握的一個帳号上面,除了我任何機構都無法篡改資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身份。現在大家覺得常識裡,我的帳戶就是騰訊給的,我的帳戶就是招商銀行給的,你有沒有想過帳戶是完全由自己控制的?

第三,隐私和資訊洩露的問題,很多時候常識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說我們去看醫生,病曆卡是放在醫院的,這是常識,但這是錯誤的。因為當醫院的病曆卡被偷,有幾十、幾百,成千上萬的人就被偷掉了,真正意義上你的病例應該打在自己的數字身份上面。

記者:好的,謝謝顧總。

顧穎:謝謝!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