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文丨阿蒙

災難般的一年終于過去了,随着2021賽季的落幕,《LPL聖經》悄然又多出了一些新的篇章。

不知道明年去到RNG擔任教練的“世一湯”朱開,會不會“覺得小明和小虎看我的眼神太微妙了,我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還是他們真的有這種感覺,他們眼神在告訴我,你是EDG來的,不會故意搞rng吧?“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又或者,當阿bin的父親看着電視上帶着RNG隊标的兒子,還會不會吐槽“大龍毀一生。”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而離開了TES的Karsa,在比賽中再次遇上老隊友369時,是否還是會覺得,對方上單,“一個賽季練一個納爾這麼難嗎,先選永遠是酒桶和傑斯,酒桶玩得和屎一樣。”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這些“聖經”名句單獨拎出來都充滿了滑稽,并将加入“the shy 來了全殺了”、“把把給我整個弱勢打野”、“下路一直叫我去我怎麼去啊”等經典名句的步伐,成為峽谷最實用的快捷問候。

但是你有沒有想象過,這些充滿了濃烈的憤怒、不滿與躁郁的語句,究竟是在怎樣的一個場景下誕生的?

事實上,我前文提到的所有“聖經”全都出自于一部關于2021年LPL的紀錄片——《不破不立》。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正如它名字中傳達的那樣,全季一共7集,每一集都以不同戰隊的破而後立為主題進行拍攝。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然而事實就是,冠軍隻有一個,是以不是誰都能“立”得起來的。而相比起其他戰隊自我安慰式的勉強支棱,網友很明顯更喜歡看隊内決裂的“破”。

在大多數的時間裡,觀衆看到的從來隻是勝利的喜悅,我們會記得獲勝瞬間Rookie與the shy在鏡頭前喜悅的擁抱,會記得LWX采訪吐槽對手打得太爛的狂妄,更不會忘記EDG“勾叉叉勾勾”的版本檔案。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那輸掉比賽的那些選手呢?

在少有的,留給敗者的鏡頭裡,我們看到了遺憾的眼淚、一勝難求的争吵與壓抑的沉默。盡管隔着螢幕,這種獨屬于賽場的窒息感依舊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競技比賽,沒有第二名。一步天堂,榮耀與夢想便可盡收懷中;一步地獄,隻剩萬人唾棄的千夫所指。

不管是論壇還是媒體,聚光燈對準的永遠是獲勝的勇者。唯有這些從賽季初就藏在休息室的紀錄片鏡頭,才能讓我們依稀窺見,金色的雨淋不到的角落裡,是怎樣一片焦土。

對于FPX的粉絲來說,光是點開《不破不立》這個動作,就需要很大的勇氣。

2021年的FPX仿佛被下了降頭,先是小天在賽場上緊張到嘔吐,提了個新人替補結果上演了一出《bo人傳》,連續兩次因為雙敗制無緣冠軍後,最終在世界賽倒在了16強。

是以FPX的片段主題與其說是破而後立 ,不如說是破了又破。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今年年初,一場關于“頭盔”的風波,引爆了網際網路關于Doinb的輿論。事情的起點隻是一位直播間房管的不當言論,最終也隻停留在粉絲之間的口水戰不了了之。

我們都把這段時期FPX的連敗當做是一種巧合,然而誰又真的能做得到“兩耳不聞窗外事”,更何況,這是一個流言飛濺的時代,就算選手不看私信,惡言也一定會精準地推送到你眼前。

事實就是,關于FPX中野決裂的讨論,确實影響到了選手在賽場上的發揮。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輿論什麼的,感覺還是讓自己有點太過在意了”,小天平靜的對着鏡頭說出這句話,而螢幕對面的他們,也不知是否後悔曾經用鍵盤射出的那一顆顆子彈。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此時同樣受到輿論困擾的,還有TES戰隊。

在紀錄片播出的兩天之後,正在征戰德瑪西亞杯的jackeylove借用媒體采訪,向此時已經離開戰隊的369道歉,他表示,從沒想到紀錄片會造成如此大的風波,希望大家不要就此對369抱有太大的意見。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遺憾的是,現在我提起369,你們腦子裡第一時間出現的一定不是他偶爾搖到“9”時的精彩操作,而是“叛逆”、“拉扯”以及“一個賽季練不會納爾”這些出自紀錄片鏡頭中的關鍵詞。

2020年奪得LPL夏季賽冠軍的TES,卻并沒有獲得S11世界賽的門票。當時19歲的369,是TES年輕也是最元老的選手,在這裡揮霍了4年青春的他卻從未收獲如願以償的成績。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而在休息室裡,他也沒有獲得“前輩”應有的地位,反而,在原本以zhuo作為主線叙事的劇集中,我們還是能一眼就看到他琳琅滿目的“被罵集錦”。

從教練組到隊友,都對他全年的狀态有所不滿。直到夏季賽被按在替補席為止,不管是論壇嘲諷他狀态的“000”,還是主教練戰馬,對369的情緒終究還是爆發了。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369,為什麼每次都不願意看中塔拆掉你再走?團戰每次都想K頭(搶人頭)......你訓練賽和正賽都表現成這樣,你要好好知道這個事情,不能每次都是輸完之後,你再發現你會玩。”

戰馬教練在輸掉比賽後語無倫次的樣子,也讓網友突然明白,原來台上運籌帷幄排兵布陣的軍師們,也會緊張、焦躁。BP結束握手時,誰又知道對方藏在褲包裡的哪一隻手,有沒有被汗浸透。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看到戰馬教練對369的苛責,網友們戲谑地把他稱為“壓力小子”,與此對比最明顯的,是被稱為“世界第一雞湯”的前EDG賽訓監督朱開。

2021年,朱開和flandre從LNG一起轉會來到了EDG戰隊。一開始,朱開還會擔心edg老選手對于自己一個外來者的接受程度,也就有了紀錄片裡關于眼神的“聖經”。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就結果論來說,引入朱開對于EDG來說,是一招精準的好棋。原本edg的教練茂凱,一直是以嚴肅的形象出現的,總會一針見血地指出選手的失誤。

而朱開卻是一個可以在黑、紅臉裡自由切換的角色,如果說茂凱是嚴父,那朱開就是愛操勞的母親形象。他會在選手偷懶時恨鐵不成鋼的大罵出口,也會在賽場中用熱血的雞湯灌滿選手的腦袋。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在這兩個人的搭配下,EDG的休息室雖然從來不缺激烈的讨論,但歡聲笑語也總是常伴,不過這也有他們終歸是赢得多輸得少的原因。

其他戰隊就沒這麼幸運了,在現在已改名WBG的老SN這邊,他們遇到了除輿論與教練組之外最難解決的問題,選手協調。

失去了核心輔助兼隊長蛇蛇SwordArt的SN,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首當其沖的就是年輕氣盛的AD選手huanfeng,失去了擔任“父親”角色的蛇蛇,huanfeng便成了一個自閉又自大的刺猬。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不管是教練還是其他隊友的教訓,huanfeng都會下意識地頂回去,這可能是因為他自己說的不合群,也可能是因為缺乏一以貫之的信任。

“我們團隊整體的關聯下降了,遊戲時關聯整個團隊結構的那個聲音沒有了。展現在Bin身上是,以前總有一個聲音在指揮他,當那個人不在的時候,就完了。”中單angle也無奈的坦誠,蛇蛇的離開對于sn來說是緻命的。

對于剛剛成年的bin,更是如此。他像是一根長矛,初露鋒芒且一往無前。而在蛇蛇離隊後接棒指揮的sofm,很顯然就是堅硬卻難以改變的盾。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Sofm不能了解bin一股腦想要秀操作的“犯病”,而bin有時也不了解sofm思路清奇的“土匪打法”。

而在huanfeng看來,sofm為了營運而一直避戰的打法,就是一個字“慫”。

“沒有一個教練希望自己的隊伍是這樣赢的,但是沒有人能改變sofm,我真的做夢都想(改變他)”,SN的教練Dian對于sofm的強硬更是十分頭疼。

老隊員的沖突與接踵而至的失敗,讓新人輔助On一度想要放棄比賽。輸得多了,就連怎麼赢都不知道了。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就是這樣,五個人接連崩潰的SN最終還是沒能走到世界賽。但這樣的故事,在LPL的曆史裡太多太多不足為奇,這裡始終隻有一個冠軍。

《不破不立》一共7集,隻有第一集的結尾是真正的happy ending,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追夢路上,遺憾與落寞總歸是多于喜悅的。

紀錄片用短短50分鐘便企圖講述一支十多人的戰隊一年多的心酸血淚,實在是有點勉強。而在鏡頭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時間裡,又有多少沒被記錄下的眼淚與争吵。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确實,這50分鐘太短,以至于對鏡頭的裝載做太了多的取舍。不少網友認為,《不破不立》進行的這些裁剪,間接地成為了帶動網絡暴言的節奏風暴。

FPX相關劇集播出後,網上出現了一大堆關于上單選手Nuguri的批評聲。在片中,Nuguri一整年都從未成功融入團隊,不僅從始至終與其他隊員存在溝通問題,而且自身競技狀态也不好。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甚至在南韓論壇,也存在着大量相關的讨論。網友拿出了同樣來到LPL第一年的EDG下路選手viper進行對比,兩人一年後的中文水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但最終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嗎?回顧FPX這一年的隊内語音,Nuguri并不總是一言不發,雖然不太标準,但他依舊會用磕磕絆絆的幾句中文與隊友及時溝通。

而在FPX自己官方發表的紀錄片中,也有他認真學習中文的身影。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這便是紀錄片的局限所在了。雖然紀錄片追求的始終是記錄真實,但它終究必須要有一個主題。剪輯與導演會為了這個共同的方向而對基于事實的片段進行選取,再加上一些鏡頭情緒的渲染,很容易就可以引導觀衆的思維方向。

但這其實是一個千古難題,歌頌勝利者十分容易,但要如何才能公正地記錄敗者的血、汗與淚?

縱觀國内的電競紀錄片,要麼就是被批太過平淡,全是客套話;要麼就是被吐槽放大沖突、惡意剪輯。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豆瓣《不破不立》評論區

而國外,早年間有以荷蘭WCG為主題的《超越遊戲》以及DOTA2相關《心競技》作為優秀代表作品,但他們的視角也都隻是放在選手個人身上,并沒有大篇幅地描寫戰隊情緒。

《不破不立》雖然并不算得上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但也又一次擴寬了路人觀衆對于電子競技戰隊背後的深度認知。

可無論如何,它都僅僅是一個經過了後期剪輯的部分事實節目,為了追求戲劇性,肯定是做出了大量情緒渲染的。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不管導演有沒有刻意引導節奏的心,剪輯有沒有選取特定片段,我們看到的都不會是事實本身,而是片段集錦。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出了選手的一千種面部微表情。

也是以,就一部二次加工作品中呈現的内容,而對一位選手乃至是一支戰隊進行攻擊,就顯得更不可取了。

這些終究是不可避免的,畢竟觀衆從來都沒有探尋到鏡頭背後的能力。如何承擔起由剪輯畫面引起的輿論責任,還依舊是國内電競紀錄片需要不斷探索的方向。

一部LPL紀錄片,為什麼誕生了那麼多的“聖經”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