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說法,到2018年,大約有130萬個工業機器人将被引入世界各地的工廠,歐洲工廠的比例最高。行業在以下五個領域考慮使用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類别
介紹人機互動的示例之前,讓我們看看今天在工廠自動化中使用的前三種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處理焊接、碼垛和提升等任務。它們固定在地闆、天花闆或牆上。位于控制櫃内部的控制單元控制機器人。工業機器人與人的互動示例如下:工業機器人在産品上完成工作步驟後,人類開始取貨并是以需要進入機器人的工作區域。
物流機器人用于倉庫,其中機器人取貨并将其帶到包裝站,或者機器人将貨物從公司所在的一棟建築物運輸到另一棟建築物。這些機器人在特定環境中移動,并且需要用于定位和映射的大量傳感器以及用于防止碰撞的傳感器。
協作機器人旨在與人類直接互動。與工業機器人的差別在于機器人和人類同時在同一對象上工作。一個示例是協作機器人在操作者的工作台上方握持對象,如此以來,它可以移動并任意轉動對象用于視覺檢查,并在必要時執行微調任務。協作機器人通常固定在桌子上,并且像工業機器人一樣由控制單元控制。
人機互動的挑戰
對于人類來講,如何保持這種互動的安全性。并肩工作的同時,如何防止碰撞或事故?每個機器人類型的挑戰可能完全不同。
工業機器人設計旨在快速、準确地執行任務。機器人手臂内的電機接收信号并執行。通常,機器人手臂不具備用于感測其環境的特征。它隻是執行指令并移動到程式設計位置,不管途中是否存在一個對象。是以,為了防止事故,工業機器人通常在受保護的環境中操作。一個常見的設定是在機器人手臂周圍放置光栅。光栅的輸出連接配接到控制櫃,其将檢測光栅是否穿過并關閉機器人臂。另一種設定是在機器人手臂周圍放置圍欄并監視圍欄門的鎖。
物流機器人通常在人類可能在其周圍的環境中操作。是以,機器人不僅需要用于定位和映射的傳感器,而且需要用于檢測人的傳感器。可以使用超音波、紅外或LIDAR等感測技術。除了用于防止碰撞的傳感器之外,還需要備用傳感器。如果機器人碰到物體,機器人内部的開關機械打開,關閉機器人,直到操作者再次進入操作模式。這對確定機器人停止,以防電子傳感器内部出現故障很有必要。
最複雜的互動發生在人和協作機器人之間。必須確定在機器人手臂與人或任何物體之間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機器人手臂中內建的傳感器立即關閉機器人。如果一個傳感器或其後的電子電路發生故障,機器人也會關閉。是以,機器人制造商必須在機器人系統中實作備援,以快速檢測并防止任何可能的碰撞情況。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