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21年12月31日晚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元素

正!式!發!布!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頒獎禮儀服飾

共有三套方案

分别為“瑞雪祥雲”

“鴻運山水”、“唐花飛雪”

在設計中

将中國傳統的交領右衽、對襟旋襖

與現代服飾相結合

在制作中

采用具有耐高低溫特性的

聚酰亞胺纖維材料制作

在零下30度的氣溫下

也可以防寒保暖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瑞雪祥雲”

以“瑞雪”、“祥雲”

兩個中國傳統吉祥符号為主題

“鴻運山水”

以中國名畫《千裡江山圖》

為靈感來源

“唐花飛雪”

提煉精簡寶相花紋樣和雪花圖案

三套頒獎服将分别出現在

雪上場館、冰上場館

及頒獎廣場的頒獎儀式中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頒獎元素公布後

網友們紛紛對即将到來的

北京冬奧會

産生了更高的期待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看着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

您是否想起了北京奧運會上的“祥雲”?

從“祥雲”到“飛雪”

14年間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為奧林匹克留下了

美麗的中國服飾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服飾

根據采用顔色不同

共分為五個系列

分别是“青花瓷”系列、寶藍系列

國槐綠系列、“玉脂白”系列、粉紅色系列

同樣突出了

中國傳統元素及象征性圖案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青花瓷系列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粉紅色系列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寶藍系列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玉脂白系列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國槐綠系列

頒獎儀式是曆屆奧運會主辦國

展示民族文化、民族服飾

展現民族時代風貌

和奧運文明禮儀的重要展台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18年平昌冬奧會 頒獎禮儀服飾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14年索契冬奧會 頒獎禮儀服飾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 頒獎禮儀服飾

除了頒獎禮儀服飾

本屆冬奧會的其他頒獎元素

同樣勾起了大家

對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記憶——

頒獎台

2022年北京冬奧會

以“天霁藍”為主體顔色

頒獎台運用核心圖形與冰雪線條

整體形象簡約、大方

蜂窩狀内芯增強承重力的同時

減輕自身重量

台面鋪設抗低溫防滑軟墊

滿足冰雪項目使用要求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台

設計靈感來自祥雲

名為“玉帶祥雲”

整體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尊貴的明黃色

表面上的防滑棱能有效避免運動員跌倒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頒獎花束

采用手工絨線編結花束作為頒獎花束

包括玫瑰、月季、鈴蘭

繡球、月桂、橄榄

6種寓意美好的花型

分别象征友愛、堅韌、幸福

團結、勝利、和平

花束絲帶為北京冬奧會色彩系統中的藍色

冬殘奧會頒獎花束

在冬奧會頒獎花束的基礎上

增加了一枝藍色波斯菊

象征堅強

花束絲帶為北京冬奧會色彩系統中的黃色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2008年北京奧運會

頒獎花束名稱為“紅紅火火”

由月季、火龍珠、假龍頭

書帶草、玉簪葉、芒葉組成

象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一心的

民族精神

和不斷追求友誼、團結、公平競争的

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與本屆冬奧會頒獎禮儀服飾

頒獎台、頒獎花束

同時釋出的

還有頒獎托盤放置台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頒獎托盤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獲獎運動員定制版

吉祥物紀念品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冬奧會“頒獎襖”上的“飛雪”,讓人想起了2008年的“祥雲”

距離北京2022年冬奧會

還有30餘天

讓我們相約北京

和冬奧健兒們一起向未來!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衆号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中國新聞社、央視網、北京冬奧組委官網、韓聯社

監制:劉昊

編輯:張小英

實習生:麻愛

流程編輯:郭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