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筆者和看日出、雪無痕、塞冬一樣,也畢業于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發中心(MPRC這是要成網紅的節奏麼)。中興事件引爆了從政府到民間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讨論,連賣房子的中介大媽都和我聊中興,聊晶片,連我家上幼稚園的小朋友回來都跟我說中興被美國強盜欺負了,因為他班上有同學的爸爸在中興工作。

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人們猛然間發現,原來的歌舞升平、歲月靜好,不過是别人還沒有扣動扳機而已。

筆者從事晶片設計行業超過十年,就拿自己比較熟悉的EDA作為例子,以塞東師弟的雄文

《破局中國芯》

作為大命題,淺談國産EDA崛起的商業模式創新,希望能為社會主義內建電路事業添磚加瓦。

EDA的現狀

在美國制裁中興的事件中,除了禁止賣晶片給中興以外,作為最基礎的EDA工具自然也是美國手中的一大殺器。近日全球最大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公司Cadence的内部郵件流出,郵件稱将停止對中興服務。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什麼是EDA工具?

EDA工具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簡稱,是從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概念發展而來的。利用EDA工具,工程師将晶片的電路設計、性能分析、設計出IC版圖的整個過程交由計算機自動處理完成。

EDA是IC電子行業必備的設計工具軟體,是IC産業鍊最上遊的子行業。在沒有EDA工具之前,搞電路要靠人手工,對于大規模內建電路有上億半導體的設計用手工簡直是不可為的。可以說有了EDA工具,才有了超大規模內建電路設計的可能。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目前全球EDA行業的現狀是什麼?

經過不斷的市場洗牌,EDA行業已經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起雲湧和百家争鳴縮減到目前全球三大巨頭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 ,成為一個高度壟斷的行業。

當然,國内也有EDA企業,但有分析指出,中國本土EDA企業和國外EDA三大巨頭存在的技術差距至少是20年,特别是Cadence、Synopsys以及Mentor一直穩居EDA行業的前三甲,每年整個EDA行業總收入的70%都裝進了他們的腰包。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EDA行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EDA公司以賣EDA工具license費作為主要的商業模式。以某家EDA公司的PnR工具為例,一套license三年的使用費大約為100萬美金左右。對于晶片設計公司來說,一般需要購買多套license才能滿足晶片設計需求。

國産EDA崛起的商業模式創新

既然國産EDA與國外三大巨頭的技術存在巨大差距,且按照目前的商業模式,幾乎沒有正面比拼的能力,我們是否可以換一個玩法?

我們先來看看國外EDA三大巨頭的商業模式有什麼弊端。由于license價格高昂,一般隻有大玩家才買得起。以聯發科和華為為例,2010年聯發科與Cadence簽了5000萬美金的訂單,2014年底華為與Cadence簽了3000萬美金的訂單。對于初創公司和小公司來說,在面臨設計成本和制造成本壓力以及設計周期漫長的風險情況下,很難再支付EDA公司高額的license費用。(這裡不讨論盜版license的問題,畢竟從過去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盜版不能救國,且随着國家對知識産權的重視,版權保護已經越來越嚴格,鑒于中國有這麼龐大的理工科人才,知識産權也正在并将會成為中國的優勢)

對于國産EDA,既然無法進行正面PK,我們或許可以采用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姑且稱之為“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名字可能不夠專業,原諒我沒有像塞東師弟一樣上過林毅夫老師的課),即不靠賣license作為主要收入,而是以license折合成本入股初創公司或者中小公司,培養自己生存的土壤,等入股公司做大做強之後上市擷取高額股權回報。

此種商業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降低了晶片設計公司的創業門檻。黨的十九大已經明确把內建電路産業放在了實體經濟的第一位,中興事件之後內建電路産業将會被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地位,随着中央和地方對內建電路産業扶持政策的出台,還将會出現一大批內建電路創業企業。該商業模式将進一步鼓勵初創晶片設計公司的出現,培養自己生存的土壤。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與入股公司進行了深度綁定。隻有入股公司發展壯大,成功上市才能擷取回報,必然在資源上進行傾斜,在服務上進行深度配合,進而提高入股公司的成功率。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股權回報的利潤率或将更高。舉個例子,如果要買正版license才能創業,那麼原本可能有100家小公司有意願,因為高額的前期投入,變成隻有20家小公司創業,如果每家創業公司每年支付100萬美金license費用,按五年來算,總計收入為1億美金。 如果以license入股的商業模式,因為前期投資門檻降低,這100家有意願的小公司都創業了,假設每家公司的股份占比為10%,五年後如果有20家公司成功上市,按平均市值10億美金計算,股權價值為20億美金。 當然資料是不準确的,隻是為了說明這種模式對于國産EDA廠商來說有可能是另一種可以做大做強的商業模式。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保證持續收入。因為有股權投資,入股公司上市後,還可以優先賣license,保證持續收入。

如果把這種商業模式稱之為戰略,那麼這種戰略的可行性如何呢?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晶片、網際網路、通信三個行業的幾場經典戰役。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ARM VS Intel : 2003年之前,Intel看起來簡直是不可戰勝的,不僅在桌面電腦領域占領了x86架構CPU的絕大部分市場佔有率,還把幾乎所有的RISC架構CPU都幹趴下,占領了伺服器市場。他的商業模式是賣自己研發的通用CPU,搭配windows作業系統,構成桌面電腦最核心的部件。但是随着2000年初移動手機的興起,尤其是智能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ARM逐漸成為移動領域的霸主,占領了低功耗CPU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佔有率,把Intel的x86架構CPU Atom也打敗了。他的商業模式是不賣CPU,隻授權IP和架構,進而吸引了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等公司基于他的架構研發低功耗CPU,建構了龐大的生态。請參考另一篇雄文

《從Intel和ARM争霸戰,看看做晶片有多難》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淘寶 VS ebay易趣 : ebay成立于1995年,2003年收購易趣,淘寶成立于2003年,淘寶成立時ebay已成為美國矽谷神話,2003年交易額為238億美元,淨收入22億美元,而2003年淘寶成交總額才3400萬人民币,這是一場當時看起來嚴重不對等的戰争。但是2005年,淘寶網超越eBay易趣,并且開始把競争對手們遠遠抛在身後。5月,淘寶網超越日本雅虎,成為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台。2005年成交額破80億元,超越沃爾瑪。2006年,淘寶網成為亞洲最大購物網站。2009年,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賣場,全年交易額達到2083億元。同樣作為電子購物平台,ebay易趣采取了收費的商業模式,而淘寶靠着免費的商業模式吸引了無數的淘寶店主,進而也赢得了戰争,成就了自己。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華為 VS 愛立信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的通信市場基本上被歐美巨頭瓜分,華為公司1987年成立時,愛立信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擁有2G/GSM領域40%的市場佔有率和2.5G/GPRS近50%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了無可置疑的通信業上司者。面對歐美巨頭的壟斷優勢,華為采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模式,至1995年,銷售額達15億人民币,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但已站穩腳跟。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裝置商愛立信,并保持至今。

從這三個行業的經典戰役,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當技術和市場處于劣勢時,不妨考慮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玩法,不與對手正面競争。“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改變了EDA巨頭的玩法,避免與他們正面競争。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培養自己生存的土壤,即生态圈,在幫助客戶成功的同時也成就自己。“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降低了晶片設計公司投資門檻,培養自己生存的土壤,與客戶深度綁定,當客戶成功上市後自己也獲得豐厚的股權回報。以這種模式建生态圈,有點類似網際網路玩法,先擷取使用者,等使用者基數大了,流量變現(公司上市,股權回報)。是以看日出師兄的雄文

《中國芯縱有挫折,從不停頓》

中提到的晶片救國靠BAT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或許還應該包含将BAT玩法借鑒到晶片行業。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農村包圍城市的政策,不僅适合于軍事戰争,也适合于商業戰争。“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其客戶主要瞄準的是EDA巨頭看不上的、規模較小、風險較大的中小公司(可比喻為農村),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有希望讓自己活下來并且發展壯大,同時縮小技術差距,甚至可能像華為一樣實作超越。

談到讓國産EDA廠商活下來并且發展壯大,同時縮小技術差距,我們不妨從技術上再佐證一下。

EDA行業雖然作為內建電路行業中的一環,但是其并不像工藝一樣遵守摩爾定律,而是有着其特殊的發展規律,因為算法不可能每18個月就更新一次。

以Synopsy的PnR工具為例,在130納米以前,基本可以使用Astro,從90納米到28納米,推出了ICC,16納米之後推出了ICC2,每一代工具差不多可以使用3-4個工藝節點,即5-7年,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并且EDA工具發展到今天,算法已相對成熟,很少有颠覆性的創新,而相對穩定的時間視窗和算法的成熟性就給了縮小技術差距比內建電路其他環節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探讨的是“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的戰略可行性,如果戰略可行,可進行戰術分解。既然國家鐵了心要發展內建電路産業,那麼EDA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考慮這個模式前期的現金流壓力,先期可由國家進行扶持,戰術上可分兩步走。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第一步,國家強制目前已經成規模的晶片設計企業必須在一些中低端産品上使用國産EDA,擴大國産EDA的使用場景,提升國産EDA的技術水準,形成正回報,以縮小國産EDA與國外的技術水準,可考慮給與一定的稅收優惠或是其他鼓勵政策。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第二步,國産EDA在可靠性實用性等方面經過以上公司驗證成熟後,可以開始實施"成本-股權轉換投資"商業模式,對國家內建電路戰略發展中湧現出來的一大批公司采用此模式,并進行深度合作,培養自己的生态,建立護城河,提高中小公司的成功率,并形成正回報,最終實作彎道超車。

針對第一步,一位從晶片設計轉到投資領域的師兄看了這個模式之後,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種EDA VC模式有點過于超前,對EDA公司現金流挑戰大。不過可以有個折中方案,應收賬款資産證券化,讓金融市場來解決,讓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來買。“

采用"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最後還可以形成由EDA孵化出Design House的一種模式,其實對照同樣作為內建電路基礎設施平台的Foundry,已經有成功案例:UMC通過孵化聯發科、聯詠等聯系Design House,一方面可以保證自家的産能,另一方面也獲得了豐厚的股權回報。

"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對于EDA作為軟體服務供應商來說可行性較大 ,除此之外,對于IP vendor或許也可以采用此模式。并且,"成本-股權轉換投資"模式,應該不僅僅限于EDA或者IP,對于很多行業都可以采用,考驗的是玩家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

P.s. 行至文末,一位師兄告訴我,國産EDA确實在技術上逐漸追趕并且在某些局部領域甚至實作了暫時領先。例如國産EDA廠商華大九天的産品ICE硬生生靠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國家強制,賣給了很多大廠。此外杭州廣力在foundry良率測試分析工具方面,蘇州芯禾在package仿真工具方面也做得不錯。

華大九天的産品總監董森華從我還在實驗室讀書時就開始研發國産EDA,在國内很多大牛迫于現實而放棄夢想的當下,他專注國産EDA十五年,讓人動容,值得敬佩。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為他們打Call!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4-25

本文作者:許無渺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AI_era”。

原文連結:

中國芯破局最關鍵:上遊EDA商業模式創業才能打破國外壟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