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會有他最熟悉的味道,那就是家的味道。無論腳步邁得多遠,在人們的腦海中,隻有家的味道熟悉甚至“頑固”。對我來說,家的味道就是外婆的手擀面,雖然平常,卻飽含着滿滿的深情。
外婆已經六十好幾了,記性越來越差,常常忘東忘西,着急的時候有些事甚至會來問我。次數多了,我會不耐煩地說:“我哪兒知道啊,你再好好想想。”每當這時,外婆就會走到門口,顫巍巍地坐到台階上,目光中總有我讀不懂的落寞與惆怅。
外婆經常做我最愛吃的手擀面,每當我狼吞虎咽地吃面時,外婆總會提前在旁邊晾好開水,專注地看着我說:“慢點兒吃,鍋裡還有呢。”那一刻,幸福與滿足就會蕩漾在外婆眼角的皺紋裡。每到那一刻,外婆的記憶便會出奇地好起來,她會把以前的事細細地叨咕給我聽。
升入國中後,雙休變成了月假,在家的時間變少了,于是一月一次的假期顯得彌足珍貴。可是,功課越來越緊,作業也與日俱增,本來學習效率就不高的我常常寫到深夜。外婆總在旁邊陪着我,盡管我勸了她很多次,可她總說:”沒事兒,我不困,再待一會兒……”我拗不過她,隻好作罷,任由她陪着我。
台燈下,我正在解一道數學題,苦思冥想了許久,卻還是毫無頭緒。外婆像每次一樣在一旁陪我坐着。我有些心煩,于是說道:“外婆,您快去睡吧,我做完作業就去睡了,您甭惦記我。您那麼大歲數,熬夜對您身體沒好處。”說着,連忙把外婆推進了她的卧室。外婆不甘心:“沒事兒,咱這身體棒着呢,少睡會兒沒啥。對了,你餓不餓?要不我給你擀碗面條吃?……”沒等外婆說完,我早已躲進自己的小屋,繼續思考那道數學題。
剛剛有些思路,“吱呀”一聲門又被推開,我的思路又斷了。得,外婆又回來了!不用回頭,我就知道是外婆。于是不耐煩地說:“哎呀,外婆您先睡吧!我馬上就去睡了。您快——”一回頭,我一下愣住了——外婆站在門口,手裡端着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剛要湧出的埋怨一下咽了回去,眼眶在瞬間溢滿了淚水,聲音竟有些哽咽:“外婆,您……”外婆平靜地望着我:“知道你就餓了,快趁熱吃。外婆老了,愛唠叨,能給你們做點什麼,外婆高興!”我連忙解釋:“不是,外婆,您沒老,我愛聽您唠叨!”外婆笑了,摸着我的頭說:“中了,外婆不打擾你學習了,快做作業,做完早點兒睡。”我使勁兒點了點頭。看着外婆那微駝的背影,眼淚不禁溢出了眼眶。
台燈下,那碗手擀面還在冒着袅袅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之中,熟悉的味道攜着濃濃的親情悠悠地向我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