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康熙皇帝是大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曆史上非常著名的千古一帝,他八歲登基,14歲的時候親政,一共當了61年的皇帝,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他在16歲的時候智擒權臣鳌拜,19歲的時候又憑借自己優秀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平定了三藩之亂,準葛爾之亂,收回了台灣,在尼布楚打敗了沙俄。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康熙可是中國曆史上評價很高的一位君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當時的社會慢慢的安定,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這樣的一位立下了豐功偉績的皇帝也犯下過緻命錯誤,這又從何說起呢?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在康熙時期,他善于親近賢臣,是以十分看重這位具有一雙巧手和一顆善于發現和制造的腦袋和心,是以他很快就成為了宮中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老工匠了,備受歡迎和尊重。正是因為這樣,這個名叫戴梓的臣子為清朝的軍事武器上有了很大的貢獻,他最喜歡的就是研究火炮,真是這樣,是以他當時在清朝對外攻打吳三桂的時候,使得清朝大軍一取獲勝,主要是因為他所研制出來的火炮命中率極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但是在這場戰争獲勝後,康熙正是因為已經習慣了他對國家的貢獻,是以并沒有對他過于獎勵,隻是讓他做個翰林書院的一個小官,但是戴梓并沒有是以放棄自己對火炮的熱愛,仍然潛心研究,不斷為國家做貢獻。後來一位荷蘭使者向中國進貢了一種鳥槍,然後對于這種鳥槍各種誇贊,引起了康熙的不服氣,康熙就下令讓戴梓也争取研究和改造出另外一種更加先進的鳥槍,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戴梓上司的科研部隊不負衆望,研究出了當時領先世界的火器,沖天炮。這種類型的炮彈每顆重三十斤,裡面有無數顆小鐵彈,一旦發射出去,殺傷力十分強大。而且當時戴梓研究出來的武器基本上都是領先于世界的,如果這些武器運用到戰場上,那麼清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康熙如果沒殺此人,清朝或許可以稱霸世界,八國聯軍不敢入侵中國

不過戴梓在潛心研究的時候,因為他的才能招到了康熙洋人寵臣的嫉妒,于是就聯合戴梓的仇家,誣陷戴梓,結果康熙還真把戴梓處以重罪,流放關外。沒了戴梓,這個科研集團就群龍無首了,此後大清的火器再也沒有發展。清朝也就失去了這樣一個能夠制造各式兵器的能人,自從戴梓去世以後,也再沒有一個有這種天賦的人出現了,清朝也慢慢開始落寞下去。如果當時康熙沒有聽信小人的話,選擇相信戴梓,最後就算是八國聯軍要攻打中國,那也是有實力可以打敗對方的,畢竟有戴梓這樣的能人在,武器裝備絕對不會落後。隻不過,這些都隻能是如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