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交通領域熱點新聞層出不窮。青海一加氣站附近,一輛白色越野車與一輛面包車發生追尾事故。在隔離帶中作業的5名環衛勞工被撞,2人不幸遇難,3人受傷。人們不禁要問,為何總有環衛勞工被撞?
而引發這些事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從車窗内往外扔垃圾。車抛垃圾也成為環衛勞工最頭疼的幾類垃圾之一。
諸如此類,司機們種種的不守規矩的行為,不僅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違反,更是對勞動人民勞動成果的不尊重,甚至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将要,或是早已,尊重與我們漸行漸遠?
是以,人們重拾尊重,是文明進步,更是心靈升華的重要條件。
尊重,可以是一聲問候,一個笑容,甚至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它可以帶給我們愉悅的心情,甚至會産生莫大的動力,改變人生方向,成就經典,創造輝煌。
每一個人,都知道尊重是非黑白的正确标準,都有正确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都有強烈的被尊重的需要。這是“人的五大需求”的一種。但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願意慷慨給予他人尊重。
筆者想問讀者朋友們一個問題:您在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是否看完了每個電影的職員表呢?
可能有人會疑惑:職員表有什麼好看的,黑底白字,密密麻麻,時間還不短,很是無趣。隻有電影有彩蛋的時候才看完電影的最後一秒。
朋友,你可知道,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凝聚着制片組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心血,耗盡了成千上萬個小時一幀一幀,一秒一秒拼湊起來的。并不隻是螢幕上耀眼的明星和鼎鼎大名的導演,這其中有着上萬人的努力。燈光師、剪輯員、宣傳者……他們哪個不值得我們去尊重呢?在筆者看來,他們與明星、導演一樣功不可沒。
憑着這個想法,筆者以後對所有的電影都欣賞到最後一刻,這不僅僅是對一部作品的贊揚,也是對勞動的尊重,更是對個人精神境界的一種升華。
讀者朋友們,由此就可以看出,尊重的根本是将心比心,将心比心的前提是了解。在當你們覺得給予尊重是一種負擔的時候,請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一下,或許給予尊重就會是一件自豪而滿足的事。那麼,人性的美好,社會的穩定,世界的和平,都會不期而至。
那麼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次,我們錯失的了人性的美好!随地吐痰,亂扔垃圾,亂放餐具,大聲喧嘩,滿口髒話……凡此種種,都是對人精神上的一種蔑視,社會上的一次荼毒,世界沖突的一根赤裸裸的導火線。
我們中國号稱禮儀之邦,敬人者人恒敬之,夫妻者人恒愛之。将心比心,凡事不僅替自己想,也替别人想;這不但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更會推動自身與他人更好的發展。尊重,不僅給予了他人,也給予了自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觀。
願此文,能喚醒人們更多的良知,重拾尊重,不讓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