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率領的楚國軍隊在"巨鹿之戰″中九戰九勝,摧毀了涉間、王離率領的秦軍,并迫使章邯的部隊投降。由于這是秦朝在函谷關以東的最後兩支主力部隊,是以章邯的二十萬大軍的投降,的确加快了秦朝的滅亡速度。

那麼,假如章邯的二十萬大軍堅決不肯投降,而是甯願與項羽血戰到底,是不是就能延遲秦朝的滅亡了呢?
基本上沒有這個可能。
陳勝和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後,原六國統治區的百姓群起而應之。從此,起義如同烽火燎原此起彼伏,秦軍應接不暇而又疲憊不堪。連續多年的戰争,不僅令秦朝統治者焦頭爛額,而且即将耗光秦朝的實力。
此外,由于秦二世殘暴不仁,在趙高的蠱惑下,加重了嚴刑峻法以便鎮壓百姓的抗争。
胡亥一心聚斂,一心享受,根本無心于治國理政。
同時,又大肆屠殺宗室和大臣,自亂陣角,自斷羽翼。
胡亥的所作所為等于自己削弱自己的實力,相當于主動承擔了大秦帝國掘墓人的角色。
于是,釀成了天下人與秦朝離心離德,群臣惶恐不安,連以忍耐而聞名的老秦人也不堪忍受的惡果!
君不見,劉邦從武關打到鹹陽之後,秦國本土的百姓如同見到了救星一樣歡迎他嗎?
這就說明,秦朝的統治根基已經動搖,甚至行将崩潰了。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很難想像,沒有老秦人的支援,秦朝還能繼續維持下去!
是以,别說章邯的二十萬大軍不投降隻能被消滅,就是還能與諸侯聯軍繼續對抗一段時間也于事無補了。
總之:在秦二世和趙高的糟蹋下,大秦帝國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内有秦人的離心離德,外有諸侯聯軍步步緊逼。形勢嚴重到了這個地步,誰也救不了秦朝了!因為章邯也沒有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将傾的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