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oinDesk前CEO:2018年區塊鍊的3個重大變化

2月24日,CoinDesk前CEO Ryan Selkis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鍊」 發表觀點,闡述了他認為近期區塊鍊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随後與丹華資本董事總經理Dovey Wan展開了一場對話,經區塊鍊捕手翻譯如下。

嘉賓介紹:

Ryan selkis:美國著名數字貨币投資機構DCG(Digital Currency Group) 創始成員,CoinDesk前CEO。美國區塊鍊行業知名人脈王,對美國監管、數字貨币趨勢有深刻了解。

Dovey Wan :丹華資本董事總經理。丹華資本由張首晟教授創辦,現為Dfinity, Brave/BAT, Kyber Network, Orchid Lab, Basecoin, Chia Network, Theta Network, Keep Network, Nucypher, Content Neutrality Network/CNN 等項目的首輪投資人。

讨論的話題:2018年區塊鍊的三個最大變化、趨勢或挑戰

Ryan selkis:1、去中心化交易:能夠在沒有中心化管理的市場中交易是件讓人興奮的事。确實,速度會降低,流通會更廣,使用者體驗會比較繁瑣,但假以時日這些都會改變。同時去中心化的交易向所有人開啟了加密交易。現在,隻需要考慮如何獲得或購買到你的第一個加密數字貨币。為了達到真正的财務自足你需要有穩定的價值存儲媒體(穩定币),自主保管的方案和去中心的交易。

2、自主監管:對加密數字貨币的監管,最大的難度來自于管轄權。因為沒有一個可以覆寫全球範圍的管理者,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管理的挑戰。同時缺乏全球的管理者來幫助自主監管組織制定規則,以及達成對Token跨國交易最優方案的共識。

3、泡沫破裂:我不确定是今年、明年或許是2020+年,但是大部分Utility Token的價值會歸零,即使它們背後有很棒的團隊,但通常人們沒有理由通過他們去使用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或許也存在例外,比如這幾種情況:

  • 用Token去「證券化」資訊資源,就像算力(Golem),存儲(File Coin),注意力(Basic Attention Token);
  • Token可以讓擁有者在工作中獲得網絡上費用(Augur’s REP, Numeraire, Zeppelin);
  • 我們正在做的Token管理注冊;
  • 不可替代的Token,就像區塊鍊貓。其他的或許變成加密貨币(價值存儲),或變成加密證券(Token背後的基本資産,也可以說成現金流動)。

泡沫破裂背後的理論支援是大部分Token不需要被作為價值存儲而持有。大部分Utility Token會失去價格,甚至有的會跌去90%的價格,比特币和以太币沒太大問題,但這對大部分ICO也是不利的消息。以太币雖然是一種Utility,但是他扮演了其他Token交易存儲貨币角色,是真的價值存儲貨币。

Dovey wan:幾乎所有的Token持有者都對價格上漲抱有預期,現在這種心理是Token安全的一個基礎。

Ryan selkis:對利潤的期望隻是安全性的組成部分之一,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這個期望是否建立在為别人工作的基礎上。

Utility Tokens應是來源于你貢獻了像帶寬或存儲空間的資源,為增加資源和網絡的價值做了工作。但大部分快速、瘋狂的Token交易100%是為了投機。投機者越多,監管機構就越有可能把它看成一種證券,證券在美國受到監管。這就是為什麼投資者能得到折扣力度非常大的預先銷售,然後他們抛售Token讓項目又迅速處于很大的風險。因為他們沒有為項目增加任何東西,隻是想簡單地把價值再賣給不熟悉市場的投資者。

減輕風險的一種方式是投資者和項目創始人有相同的鎖定期,File Coin和其他頭部的項目已經在美國這樣做了。

Dovey wan:特别對于高折扣投資人,如果你不願意有鎖定期,動機就肯定有問題。另外,正如你所說,如果投機者和騙子蜂擁進入,監管将會收緊 。在你看來,對「自主監管」和「揭發騙子」的最佳建議是什麼?

Ryan selkis:對加密數字貨币監管的挑戰之一是司法管轄權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可以跨國界執法能力的全球執法機構,很難進行自主監管。

Dovey wan:這個關于國家合作,我的觀點是1)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讓政客們達成共識;2)不要說跨國共識,一個州内一個小事兒都能吵3年。政客的存在就是「拒絕共識」;3)要讓跨國主權國家的政治首腦快速達成共識,除非關乎生死存亡的時候,譬如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Crypto到現在的影響力還遠沒有到A Matter Of Death Or Alive。或許自主監管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透明度标準,迫使項目方披露交易内幕,定期報告他們的财務管理情況,確定他們不隻拿錢跑路。

能否跟我們說更多一些關于項目方為什麼願意披露資訊,以及行業如何在披露資訊上保持一緻的内容嗎?

Ryan selkis:一個原因是我們從披露最基本的資訊開始,大部分可以找到,但是被分散了,我們要把它們聚集到一個地方。另一個原因是監管要求提高透明度以保護投資者。是以如果一個項目偷偷地,或者故意不披露重要的資訊,他們将面臨嚴重的法律風險。最後一個原因是關于消除令人頭痛的行政管理問題,所有我們談到的項目都不得不像無數的第三方(如銀行、交易所、法律顧問等)進行類似的披露,會希望人們結合一些基本常識和标準來進行自主監管。

美國SEC希望一定程度上的監管,尤其是不靠譜的一些ICO, 但是沒有那麼多資源去執行。是以希望我們自主監管,在美國證券市場SEC把自主監管的權利和責任交給所謂的SRO,SRO包括交易所等,是以需要有影響裡的機構和個人出來鼓勵并且推進「自主監管」。

Dovey wan:談到自主監管,如何讓這些團隊對自己在ICO時說的話負責?怎麼使用資金,按照白皮書的路線圖發展,現在看隻能全靠良心了?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8-02-26

本文作者:捕手志

本文來源:

36Kr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