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球友都會在選擇新球拍時犯難,網上各種拍子琳琅滿目,看的人眼花缭亂,都不知道該選哪一個好了。

今天我們就剝絲抽繭的來一一詳細解析一下。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球拍參數是比較固定的,主要包括:中杆長度,中杆硬度,中杆直徑,搖桿長度,球拍重量,平衡點位置等等。

目前主流球拍的長度都是675mm,一般搖桿和中杆長度加起來差不多在420mm左右,這也就意味着當球拍使用長搖桿的時候,一般就會是短中杆,反之亦然。

目前大部分的雙打球拍都是采用長搖桿加短中杆的設計,這樣有利于使用者握拍更靠上,減少揮拍距離,加快揮拍連貫速率。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以尤尼克斯天斧88Dpro為例,典型的雙打網前球拍,其搖桿長度達到210mm,相比其他球拍算長的了。而像天斧99、雷霆80等單打拍,其搖桿長度在200mm左右。這也代表了大部分主流球拍的情況。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中杆長度則會影響打感的軟硬度。在相同材料硬度下,短中杆要比長中杆打起來更費力一些,比如我打雙刃10就感覺比打ZSP要硬一些,但短中杆比長中杆的回彈性要好。

中杆直徑就是測量得到的球杆外徑尺寸。廠家宣傳資料一般是不加塗裝前的中杆内徑,塗裝厚度一般在0.2mm左右,白色塗裝還要更厚一點。目前主流廠商的中杆直徑資料都是略有差異:勝利普遍在6.6和6.8;尤尼克斯為6.6,甚至更細的,像隼的中杆直徑為6.4;李甯以7.0居多。中杆越粗,中杆的扭力就越強,回球力度也越大,适合進攻使用,反之,中杆越細,柔性更好,适合防守和力量小者使用。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中杆硬度評測相對比較主觀,結合拍子參數和實際使用感受,可以分為:軟,偏軟,适中,偏硬,硬等幾種。大部分球拍都在适中到硬區間裡。業餘選手一般選擇8.5-9.5即可。

球拍最重要的參數之一就是重量。市面比較常見的球拍按重量分為3U、4U、5U。3U為85-90克,4U為80-84克,5U為75-80克,再加上底膠一般為4-7克,正常手膠重量4-6克。一般業餘選手推薦選擇4U重量,自重輕,揮拍快,可以緩解業餘選手發力不足的問題。

但重量選擇需要辯證的看待:相同的揮拍速度,球拍越重擊球力度越大,但要達到相同的揮拍速度,重拍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球拍?球拍參數淺析

再一個重要的參數就是平衡點。平衡點就是球拍保持平衡時距離拍柄的位置。大部分球拍平衡點在290mm-320mm之間,數值越大代表球拍重量越集中在球拍頭部區域。低于285mm的屬于防守拍,285mm-290mm之間的屬于攻防兼備的平衡拍,290mm以上的屬于進攻拍。單打可以選擇頭重的進攻拍,發揮強力殺球和落點精準的特點,而雙打則可以選擇頭輕的防守拍或者平衡拍,發揮揮拍速度快和封網靈活的特點。

最後要特别說一個比較神秘的參數:揮重。揮重就是指球拍揮動起來所感受到的重量,更接近我們真實的感受。但這個參數一般廠商沒有具體的數值,不能直覺的展現出來,網上有很多裝備評測部落客會釋出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很值得參考借鑒。就是把球拍固定到專業的揮重機上,揮動球拍以産生一個揮重數值,這個數值一般在85-90之間,數值越高代表揮動起來越重。

需要特别說明的一點經驗就是,同一隻拍子有人喜歡底膠上纏一層緩震膜,再纏手膠,有的人也喜歡去掉底膠直接纏手膠,其實各種的搭配方法導緻重量些許的變化對球拍揮重影響不大,基本忽略,但對于球拍平衡點的改變卻顯而易見。是以通常我們所了解的高平衡點球拍不好打的觀念未必正确,還要看揮重資料來判斷。

每一把球拍的體驗感是比較主觀的,涉及到個人水準、打法、使用習慣等,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俗話說,三分拍,七分線,剩下九十分全靠個人感覺,希望以上的解析能對您的球拍選擇提供一些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