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在抗日戰争的初期,中國軍隊和日軍的幾場大規模的會戰,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比如武漢會戰,出動了70個師的兵力投入到會戰中,而當時日軍隻投入了7個師的兵力。筆者看過不少真實記錄抗日戰争的紀錄片,很多老兵真實地評價日軍的真實戰鬥力表示,單兵作戰能力強,日本兵打槍很準,不怕死,非常兇悍。

與日軍戰鬥過的蘇聯紅軍更形象地比喻,就像跟死人作戰。抗戰中有一種說法,日軍的步兵隻要挨過三槍,是件可怕的事。就是說,日本兵挨過第一槍就會判斷大緻方向,第二槍會瞄準開槍者,第三槍可能就會被日本兵打死。抗日戰争爆發前,本兵步兵普遍接受了兩年的專業訓練,擁有出色的射擊、投彈、拼刺刀的技術。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是以,如今不少抗日神劇所表現的内容褲裆藏雷,手撕鬼子等,不僅是在侮辱觀衆的智商,更是侮辱了那些在戰争中犧牲的抗日将士。

當然,除了武器差外,由于缺乏食品,導緻中國士兵營養不良,體質嚴重惡化。戰鬥力下降。是以,抗戰是殘酷的,非常艱難的。今天筆者要講一件真實的事情,一名18歲的八路軍戰士,隻用了4發炮彈,将炸死了很有名的日軍中将阿部規秀。并且,這是八路軍在抗日戰争中擊斃的日軍最進階别軍官,立下奇功。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這個18歲的小戰士叫李二喜。李二喜1921年生于山西一戶貧苦人家。二喜這個名字,意味着他是家中第二個男孩,但李二喜一家依然沒有過上幸福的生活,13歲時,父母意外身亡,他成了孤兒,他的哥哥也去當兵了。他靠給地主家放牛為生。

抗日戰争爆發時,他親眼目睹了日軍殘害村民的暴行。村裡來了一隊日寇。将村裡400多口男女老少趕到一個院子裡,堆滿柴火,潑上汽油,放火焚燒。作為放牛娃的李二喜僥幸不在村中,幸免于難,他要為鄉親們報仇,為侵華日軍鐵蹄踐踏下的中國人民報仇。

1937年,平型關戰鬥打響,16歲的李二喜報名參加了八路軍。但最初他并不是炮手,而是負責部隊與群衆之間的聯絡工作。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在平型關戰鬥中,一次打掃戰場的李二喜和戰友們找到了日軍的幾門的小鋼炮。其實就是“九七式”迫擊炮。為啥叫小鋼炮呢,是因為重量輕、威力大、射速快、結構簡單,造價低。

小鋼炮是侵華日軍專門針對中國的華北和華南戰場而設計的,因為這裡的地形多是不良的山地、丘陵,笨重的步兵炮無法發揮有效射程。于是日軍于1937年5月開始設計研發這種迫擊炮。

李二喜所在的部隊如獲至寶,專門成立了炮兵連,李二喜成為第一批炮兵。

李二喜跟随有經驗的老兵,練眼力,練測距,找手感,很快就成為連裡的主攻炮手。他對自己能準确的命中目标有着很高的自信心。

許多神槍手都有很高的悟性,而作為神炮手的李二喜也一樣。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1939年秋,日軍調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等主力共兩萬餘人,對北嶽山區進行規模更大的秋季“大掃蕩”,企圖徹底摧毀抗日根據地。為首的日軍司令官是剛剛晉升的中将阿部規秀。

時年53歲的阿部規秀,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有一種超乎普通軍人的對榮譽和光榮的執著。是以他在毫無任何背景的陸軍中,憑着“戰功”一步步晉升。在日本軍界被譽為“名将之花”。他為人傲慢,對八路軍不屑一顧。

結果他的500人的第一大隊被八路軍消滅。阿部規秀非常惱怒,親自率領第二、第四大隊1500餘人,沿着原來第一大隊的行進路線進犯,目的是想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日軍在黃土嶺一帶發現八路軍主力,求戰心切的阿部規秀犯了孤軍冒進兵家大忌。1939年11月6日,當阿部規秀的部隊闖入黃土嶺時,八路軍主力已在黃土嶺形成包圍圈。八路軍來了個“甕中捉鼈”,阿部規秀的主力被迅速壓縮在上莊子村附近,亂作一團。

11月7日,八路軍第一團團長陳正湘通過望遠鏡發現上莊子村有一座獨立的院落裡,不斷有挎着指揮刀和望遠鏡的日軍軍官進進出出。于是斷定這個院落可能是敵人的指揮部,于是立即調集炮兵連攻擊。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李二喜的身上。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團長陳正湘對李二喜說,咱們隻有四發炮彈,你隻能成功。李二喜目測了一下那個院落後,肯定地應道,保證完成任務。

裝填、瞄準、發射,短短幾秒鐘的時間,一氣呵成。“轟隆”,“轟隆”,随着四聲炸響,阿部規秀的院落被夷為平地,日軍的狼狗連同“名将之花”死在當場。

18歲小戰士,一炮炸死日軍中将的消息不胫而走。擊斃日軍中将級進階指揮官,在當時的抗戰史上都是第一次。很快,日本《朝日新聞》以通欄标題哀鳴:“名将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戰後表彰大會上,聶榮臻司令員親自贈給李二喜一把手槍,以示嘉獎。

18歲小戰士炸死日軍中将,默默無聞當勞工,74歲才知是英雄!

李二喜當了14年的炮兵,立下不少功勞。建國後,他轉業到了廣東韶關,做了一名普通的勞工。

他一心都在生産工作上,從沒有向周圍人甚至是家人說過他的英雄事迹,更沒有說過他一炮炸死日軍中将的光輝曆史。

他老實、憨厚、為人熱情,低調,愛幫助别人,過着平凡的生活,沒有人把他跟英雄聯想在一塊。

日子在平淡中度過,直到1995年的一天,72歲的李二喜應當年的老首長,楊成武将軍邀請參觀軍事博物館,因為,當年他使用過的那門迫擊炮,已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此事經過媒體曝光,李二喜的英雄事迹才被家人和周圍人知曉。原來英雄就在自己身邊。對此,他笑着說,當年的事了,沒啥好顯擺的。

2010年3月,89歲的李二喜病逝于廣東。他最後留下的遺言是,勿忘國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