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字玄德,雖然是漢室宗親之後,卻是白手起家,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帶着關羽、張飛等人打拼天下,最後占據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建立蜀漢,獲得成功。
在曆史長河中,劉備無疑是睿智的,但是他在一生之中卻犯了4錯,分别為放錯1人,娶錯1人,殺錯1人,用錯1人,這四個錯誤分别是什麼呢?
第一個錯誤:放錯1人
據《三國志·關羽傳》裴注引《蜀記》相關記載:劉備和曹操聯合攻打呂布,攻破下邳城,殺死呂布之後,便一同回到了許都,接受封賞。在一次狩獵中,關羽勸說劉備,想要趁曹操不注意的時候,将其刺殺,但是劉備沒有同意。他認為曹操當時是國家棟梁,一心為漢室江山考慮,是一個大忠臣。後來,關羽還埋怨過劉備,如果當初打獵的時候,殺死曹操,也就也不會有這麼多敗戰了,後悔也沒用。

說實話,如果關羽在打獵的時候,趁亂刺殺曹操,還是有可能成功。我們知道,白馬之戰中,關羽遠遠望見顔良,長距離奔襲,于千軍萬馬之中刺死敵方主将顔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衆之中),解了白馬之圍。
許都打獵刺殺曹操和白馬刺死顔良這兩個事情,哪個難度更大呢?自然是白馬刺死顔良。關羽能沖破袁紹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斬殺敵方主将,還順利傳回,說明關羽武功高強。以他這樣的身手,在許都打獵的時候刺殺曹操,十拿九穩,即使曹操有許褚保護,也無濟于事。
但是關羽的想法卻被劉備制止了,也失去了除掉曹操的最佳機會。劉備制止關羽刺殺曹操,放曹操一條生路,真的放錯了。曹操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架空漢獻帝,他的兒子更是取代漢朝,建立魏國。
《蜀記》相關記載: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衆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
第二個錯誤:娶錯1人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孫權為了加深與劉備的聯盟,将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稱之為孫夫人,民間戲曲之中叫做孫尚香。孫夫人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崇拜自己的父親孫堅、兄長孫策,也喜歡舞刀弄槍。她訓練了一百多個舞刀弄槍的婢女,帶在身邊,耀武揚威。像劉備這樣的枭雄,每次去孫夫人的房間,看到閨房中這麼多刀槍都膽戰心驚。
劉備一生之中有“三大敵人”,分别為北畏曹操之強盛,東懼孫權之威脅,内懼枕邊人孫夫人。孫夫人飛揚跋扈,她的手下更加猖狂,将荊州鬧得雞犬不甯。劉備冒着生命危險,千裡迢迢渡江娶來的美人,卻是一個“禍害”。
劉備為了解決身邊這個“禍害”,不得不在公安城西為其建了一座城,安置孫夫人及其侍女、衛隊。公元211年劉備親自帶領大軍入川,或許也有懼怕孫夫人的一點原因吧。
第三個錯誤:殺錯1人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之子,後劉備見到之後,非常喜歡,于是收其為養子。此後,劉封跟随劉備南征北戰,如入川之戰、漢中之戰、上庸之戰,他都是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立下了不少功勳。
但是,劉封卻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在關羽包圍襄陽、樊城,多次要求劉封和孟達出兵支援時,拒絕了。在關羽戰敗被殺後,劉備将關羽額的失敗歸咎于劉封、孟達兩人。
孟達害怕劉備秋後算賬,也是帶着部曲投奔了曹魏,反過來攻打劉封,并勸降劉封。而劉封拒絕了孟達勸降,在丢了上庸三郡後,逃回成都。劉備指責劉封沒有配合關羽,在關羽兵敗時也沒有及時救援,導緻關羽戰死,荊州丢失,于是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将其賜死。
《三國志·劉封傳》: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是以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
說實話,劉備令劉封自盡,是自毀長城。當時關羽已經死去,荊州和上庸都已經丢失,殺死劉封也于事無補,還不如留着戴罪立功。如果劉備留着劉封,在後期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将,可以獨當一面。他殺錯劉封了。
第四個錯誤:用錯1人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212年與劉璋反目成仇,213年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支援,214年攻克雒城,不久劉璋開城投降。此時,劉備主力在益州,将重心放在益州發展,荊州交給了手下第一大将關羽。說實話,性格孤傲的關羽在軍事上是完全可以守住荊州的,但是他情商不足,很難處理好與東吳、曹魏的關系。想當年,諸葛亮入川之時,便詢問了關羽守荊州戰略。關羽說道,如果曹魏進犯,帶兵抵抗,如果曹魏和東吳同時進犯,分兵拒之。
諸葛亮聽了之後,大感不妙,如果關羽真的采用這個謀略,荊州就危險了。他送給關羽八個字“北拒曹操,南和孫權”,隻要關羽嚴格按照這八字方針,荊州便萬無一失。但是關羽本性難移,雖然當時答應了諸葛亮,在諸葛亮等人走後,便将這八個字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關羽盲目發動襄樊之戰,先勝後敗,後方被東吳呂蒙奇襲,進退失據,敗走麥城,于臨沮被擒殺。劉備用關羽守荊州,就是一個錯誤,即使換做張飛,也比不善于人際關系的關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