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時光無聲,歲月有痕。

過去的2021年,矗立于長沙城中心比鄰開福區政府的長沙江灣醫院始終堅守着建院以來“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實作基地落戶、業務更新、新樓開診,腳踏實地地向“政府放心、社會認可、患者信賴、員工滿意、全國知名”的目标邁進!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患者親身感受到,在長沙江灣醫院不僅好看病、還能看好病。江灣陪伴萬千家庭将絕望變為希望,将憂傷變為歡樂,将痛苦變為微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年底答卷”。

創新:醫院全面更新

給生命以慰藉、以關愛、以希望

在快速發展的2021年裡,江灣人勵精圖治、再創輝煌。醫院全年接診量超20萬人次,與去年同比翻番;住院患者上萬人次,門診、住院手術12000餘台,其中省外患者占比超過30%。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這一年,長沙江灣醫院先後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成為醫療聯合體機關,積極開展科研和臨床合作,搭建專病的大資料庫平台,集結優質醫療資源,建立CTM多學科深度聯合診療體系。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這一年,經湖南省科技廳準許,長沙江灣醫院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聯合成立“湖南省宮腹腔鏡微創臨床醫療技術示範基地”,投資1500餘萬,打造2000平方米專業宮腹腔鏡教育訓練場地,設有教育訓練室、會議室、手術室、手術直播間、模拟訓練室等。同時配備STORZ一體化手術系統、手術會診直播系統、德國高清宮腹腔鏡裝置、美國GE系列四維彩超、靈寶一體鏡等高端裝置,多次開展線上、線下學術交流,為數百位基層醫生提供免費教育訓練,僅在2021秋季線上教育訓練課當天就有突破70萬人次觀看直播講座,有力推動了宮腹腔鏡微創手術理念和技術規範化。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這一年,長沙江灣醫院履行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協同推進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獲批出生缺陷防控耳聾基因檢測試驗基地等稱号,湘雅醫學院遺傳學龍盼盼博士等人研發的染色體制片用滴片裝置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這一年,長沙江灣醫院在持續建設婦科、不孕不育科、中醫科、遺傳科、男科、超聲影像科、檢驗科等重點團隊的同時,全面更新産科、産後康複、兒童保健等特色和優勢專科,真正實作助孕求子一站式閉環管理,達到“懷得上-保得住-長得好-生得順-能再生”的臨床終極目标。

核心:博導專家挂帥

引領多學科建設,實作聯合診療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圖)尤昭玲教授率親傳弟子專家團隊長期坐診江灣

長沙江灣醫院一直以“名醫雲集”聞名,僅在2021這一年間,就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名中醫尤昭玲教授,原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婦産科主任、“保胎聖手”朱付凡教授,湖南省宮腹腔鏡示範基地主任徐大寶教授,湘雅-江灣醫聯體婦科專家彭國慶教授、萬亞軍教授、張洪文教授,原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超聲科主任、“超聲皇後”田艾軍教授,中醫名家文樂兮教授、付靈梅教授等知名博導專家親臨長沙江灣醫院,定期開展專家坐診、教學查房、手術指導和專題講座,并與美國貝勒醫學院遺傳系文曙教授實作跨洋線上會診,精準解讀與分析基因遺傳資料,各學科專家在江灣平台上,分别融入各自領域獨特先進的診療理念,對疾病路徑和管理達到高度共識,相輔相成,各持所長,優勢互補,真正實作了無縫對接。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朱付凡教授(右)、姚瓊主任(左)為保胎患者查房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圖)彭國慶教授(右二)與江灣婦科團隊聯合會診手術

為了讓患者“跑一次”就能享受多學科專家的聯合診療服務,長沙江灣醫院門診全面實行預約診療,通過微信公衆号、電話等多種方式預約挂号,還能線上建檔、自助繳費、檢視報告。通過多管齊下,線上線下對接,為患者節約時間和金錢。

長沙北城區市民欣喜地發現,很多疑難病症不再需要東奔西走,看專家也不用挂高價号、“黃牛”号,在家門口的這所三級專科醫院就能解決問題,還有更多患者自長沙周邊縣市乃至省外、國外慕名而來。

暖心:花園中的醫院

讓醫學回歸人文,服務溫暖如春

曾有一位患者說,身邊有人考慮“要去哪家醫院”時,第一反應就是推薦長沙江灣醫院;即使路途更遠,也要到長沙江灣醫院看過才能安心;患者們常會這樣描述江灣醫院——是希望和重生的“燈塔”,也是溫馨與舒适的“港灣”。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步入長沙江灣醫院,亭台疊翠映入眼簾,休閑區裡湖波蕩漾,綠樹成蔭讓人心情舒暢。醫院新增門診樓、生殖樓、婦産樓、行政樓、貴賓樓、120急救站等,占地超過110畝。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雖然正值冬季,門診大樓裡卻綠植蔥茏,暖意融融。精心布置的病房内,除了配置基本醫療護理和生活裝置設施外,獨立衛生間、熱水器、電視機、衣櫃、沙發、茶幾等設施一應俱全,明亮的落地窗和暖色調的裝修設計更是讓人倍感舒心。

“我來幫你擦洗,會舒服一些!”“沒有口罩了嗎?拿這個吧!”像這樣醫患和諧相處的畫面在江灣醫院處處可見。婦科護士長曲翠娥說,醫院之美不僅在于環境,還在于服務之美和人文之美。發自内心、有溫度的服務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幫助她們更快更好的恢複。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停車便捷、辨別醒目、微笑服務、便民服務……長沙江灣醫院多措并舉,有效改善診療和就醫環境;舉辦女性生殖健康“守門人”學術沙龍、社群孕婦大課堂、江灣“小醫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專家直播、健康講座三十餘場,參與互動人次近百萬,為群衆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保障。

用心:CTM聯合診療

關注各個環節,為患者解決問題

近年來,長沙江灣醫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十幾個專業實作了與國内外頂尖專業學科的對接融合,特别是創新提出CTM多學科聯合診療管理(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anagement, CTM)并應用于臨床,對宮腔粘連-求子患者進行精準、全程的“一站式”診斷-治療-評估-管理,讓更多患者服下了“定心丸”。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

今年5月,母親節當天一早就有6位成功懷孕的患者和家屬趕來江灣向醫生報喜,她們中有宮腔重度粘連在江灣中西醫結合治愈喜得雙胞胎的連女士,被勸領養孩子不願放棄、十年難孕卻在江灣喜得三胎的陳女士,有跋涉萬裡終在江灣保胎成功的毛女士……

今年7月,多次稽留流産、宮腔重度粘連評分為10的汪女士因不孕輾轉來到長沙江灣醫院,經過冷刀犁田宮腔粘連分離手術和中醫藥調理,汪女士自然懷孕後在江灣醫院中西醫融合保胎成功,一家人連贊“每個環節都有專家,少花錢少走彎路”。

今年11月,湖南省宮腹腔鏡示範基地秋季教育訓練班在長沙江灣醫院召開,國家級名中醫尤昭玲教授就“宮腔粘連-求子CTM管理平台上的中醫優勢與政策”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徐大寶教授技術指導了冷刀犁田式宮腔粘連分離術等五台手術帶教示範,從西醫角度解答宮腔粘連診斷和治療常見問題;超聲科專家則講解了“超聲影像在宮腔粘連診斷中的應用”。多學科專家與江灣團隊創新打造“産、學、研”一體化的CTM多學科聯合診療管理模式,最終惠及更多宮腔粘連-求子患者,幫助她們找回健康與生育力。

從上海,廣州,貴州,雲南,從新疆,海南等等多個省份的患者,就連南美巴西、南亞印度、非洲索馬裡的醫患都在長沙江灣醫院留下了足迹,疑難重症的治愈在此得以實作,更有萬千家庭在江灣求子夢圓。

江灣風正起,一進制複始新

對于長沙江灣醫院的同仁們來說

2021是奔跑的一年

在已經到來的2022

江灣還有一些“小目标”

——集醫、教、研、公益于一身

進一步完善助孕求子閉環

引領三湘、輻射全國,籌建國際院區……

跑出醫院發展的“加速度”!

走過2021,我們用這份答卷傳遞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