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各省曆史上的十大名将之安徽】

安徽地處華東腹地,北接山東,南臨江西,東連江蘇、浙江,西靠河南、湖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曆史上,安徽也湧現出了無數名将,下面就來總結一下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排名按出生時間順序,歡迎大家補充。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一位,是漢初名将英布。

英布是九江郡六縣(今安徽省六安市)人,起初在項羽的陣營中,是項羽帳下的頭号猛将,後來又轉投到劉邦的帳下,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與韓信、彭越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将”。

漢朝建立後,英布被封為淮南王,是漢初八大異姓王之一,呂後評價他說:“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二位,是三國名将周瑜。

周瑜公元175年出生于安徽舒城,年少時與孫策相識,一直追随他左右,孫策死後,周瑜繼續效力于孫權,成為東吳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周瑜是著名戰役“赤壁之戰”的主要上司人和策劃者,為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也是東吳最具代表性的名将。

孫權評價他說:“周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三位,是東吳名将呂蒙。

呂蒙公元178年出生于安徽阜南縣,勇猛大膽,威震四方,但因為身為一介武夫,不受孫策重視,孫權即位後,呂蒙潛心學習,見識大增,有“士别三日”之典故。

呂蒙是東吳繼周瑜、魯肅之後的第三代軍事領軍人物,曾在荊州擊敗關羽,名震天下。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道:“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谲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于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将而已乎!”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四位,是明朝開國大将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出生于安徽懷遠縣,跟随朱元璋征戰沙場,擔任前鋒大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明朝開國名将中,僅次于徐達。

朱元璋盛贊道:“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當百萬之衆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将軍遇春信矣哉。”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五位,是明朝開國大将徐達。

徐達1332年出生于安徽鳳陽,從國小習國術,作戰勇猛異常,有過人之才。

徐達加入朱元璋的起義部隊後,朱元璋如虎添翼,很快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建立明朝,徐達也被評為明朝開國第一名将、第一功臣。

朱元璋盛贊他:“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六位,是民族英雄徐樹铮。

徐樹铮1880年生于安徽蕭縣,是北洋軍閥皖系名将,文武雙全,是段祺瑞帳下第一軍師,也是近代史上功勳赫赫的民族英雄。

孫中山高度評價道:“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徐樹铮)于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七位,是愛國将領馮玉祥。

馮玉祥祖籍安徽巢湖,是民國時期西北軍的領軍人物,也是著名的愛國将領。

馮玉祥将軍為人正派,生活簡樸,但是在一生中也數次倒戈,有“倒戈将軍”之稱。

周總理評價他說:“馮玉祥将軍是一位從舊軍人轉變而成的堅定的民主主義戰士,雖然和所有的曆史人物一樣,由于政治視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馮玉祥将軍為中國民主事業的貢獻,将是永垂不朽的。”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八位,是抗日名将衛立煌。

衛立煌1897年生于安徽合肥,是蔣介石帳下“五虎上将”之一,史迪威稱他是“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将領”。

在全面抗戰時期,衛立煌擔任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陸軍副總司令等職,為抗日戰争的最終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後,經毛主席親自邀請,衛立煌回到國内,受到了熱烈歡迎,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九位,是抗日名将孫立人。

孫立人1900年生于安徽廬江,先後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是國民黨軍中不可多得的文武雙全的名将。

全面抗戰爆發後,孫立人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尤其在仁安羌大捷中立下大功,獲得過美國總統、英國女王頒發的勳章,被稱為“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李敖對他非常推崇,曾高度評價說:“孫将軍是國民黨軍中最傑出的将領,學曆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

安徽曆史上的十大名将,洪學智、孫立人能排第幾名?

第十位,是開國上将洪學智。

洪學智1913年出生于安徽金寨,參加過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等等,擔任過中國志願軍副司令、解放軍總後勤部長等職。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洪學智擔任中國志願軍後勤司令,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打造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為抗美援朝的最終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在1955年和1988年兩次大授銜中,洪學智被兩次授予上将軍銜,在我軍中獨一無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