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旭山公園陡坡下,昂面望去,彩繪的大門穩穩的矗立在那裡,由于身在低處,竟生出些許敬畏。走過長長的陡坡,穿過大門,便要跨上那青石闆鋪成的層層台階,台階扶手下的青石闆雕刻着各種美麗的鳥,最耀眼的是當中戲牡丹的鳳雛,張揚華麗的羽毛與富貴怒放的牡丹相呼應,給人以強勁的視覺感受。上層的直立台階被中間的花草隔成兩部分,左邊的石子小路顯得很幽靜。
第一個亭子是雙晖亭,供遊人們休息,下方還有一塊沙場,上面是秋千和各種體育器材。再往下走就是一些景點了,在花草掩映下有一塊大木牌,上面書寫着周敦頤的《愛蓮說》。前方是蓮花亭和水仙亭。蓮花亭的四個角微微翹起,宛若少女被扯起的裙角,水仙亭則呈四方形。兩個亭子内部的梁木上都繪着彩色的風景畫,亭子裡還飄蕩着音樂。這幾座亭子是建在水面上的,四周用木制扶手環了起來,水裡有五顔六色的鯉魚,形态各異。許多遊客都是為看鯉魚而來,每當遊客們把自備的飼料撒入水中,就會有鯉魚陸續遊來争取食物,引來的鯉魚較多時,有些鯉魚被擠得跳躍起來,讓我想到了“鯉魚躍龍門”的情形。
極目眺望,高峻的鯉山塔屹立在四周的石闆之中。鯉山塔共九層,塔頂呈金色,每層蓋面赤橙相間,樓身為白色。這是旭山公園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前身在戰争時期被炸毀,後在原位重建,喚名“鯉山塔”。公園裡的魚之是以全都選用鯉魚,與之是有密切關系的。登上鯉山塔最高層,俯瞰旭山公園,景物、遊客盡收眼底,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公園的中心是湖,湖面上架着三元橋,靠鯉山塔的那邊有一幅對簾,刻在青石闆上,“翠屏南北蓄謀菲豔麗,玉鏡東西霄漢清。”另一邊左書“賢哲志三元”右題“津梁通四海”。正對三元橋頭是有幾百年曆史的文物“勝獎坊”,上端雕刻的是雙龍吐珠,頂部左方有一大塊被毀,右側是被人胡亂塗畫的痕迹。這古老的文物掩飾不住歲月的滄桑,滿“身”傷痕。盡管它見證了曆史,證明了戰争的勝利與烈士的犧牲,但面對現今社會中的不文明者,它的痛楚又有誰知曉?
公園裡還有孔子文化館,烈士紀念碑、假山、文化石碑等景點,它們精彩地呈現了曆史,勾畫了現代的美好,構成曆史與現實交融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