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育者的心态

從漫畫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分數發生了變化,所收到的回報也是大大的不同。這揭示了目前充當教育者的心态問題。

從古至今的老師家長都渴望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都用心中的期待去要求孩子。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虎媽虎爸,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與别人,都希望他們成為成為“别人家的孩子”圖中的獎懲與教育者的心态有着密閉可分的關系,當孩子松懈的時候用棍子去提醒一下,當發現孩子進步了也會适當的進行鼓勵。另外家長們之間的互相比拼也是因素之一,不可否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中是優秀的。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加劇了教育者的心态,那就是受成功學的影響,潛移默化中加劇了教育者心裡的恐慌,這進而轉換成對孩子的擔憂,是以嚴格要求!教育者不斷充當孩子前進的方向盤與加速器,努力的把他們向自己心中理性之的推進。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這樣說過,如如果我的孩子考班級第一名,我跟他急。這在外人看來很荒謬,但是不可否定的是這是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他不把孩子的分數看作第一位,這也是我們如今教育者應有所反思的!

大量事實證明在學校經常前幾名的到了社會反而并不是最出色的,這就意味這孩子目前的分數與日後的成功不是等于号的關系。作為教育者不能隻去發掘“考試能力”恰恰因多留意他們的興趣愛好,去挖掘,培養。

充當教育者的人有很多,獎懲的方式也不止巴掌和親吻。老師家長各地教育部門都是教育者的充擔者,獎學金考試不過關也可以從當親吻和巴掌。是以老師家長不必因為孩子的成績就拳腳相加,孩子進步,适當鼓勵是值得肯定的。

對于一個民族而言,隻有給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孩子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的發展。民族才又新的活力,如果是一個隻會考試的學生,要再多的滿分也沒用,因為那都是重複的。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隻有給孩子們準确的定位,才能見一個國家的智慧,國家才能朝富強前進,不唯分數論,才是一個國家成熟教育的基石!

上一篇: 你在我心裡
下一篇: 咀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