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十鐘栗。
——題記
大文豪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大幅度的提高,在我們這六盤山腳下的這座小城裡,大大小小的書屋随處可見。學校的圖書館,漫讀書吧、縣級圖書館和各種書店随處可見,其它書屋暫且不說,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寬敞的房間,明亮幹淨的地闆,寬大的書架,不僅如此,各類書籍應有盡有。想到這裡,我便思索,縣城書屋如此,那鄉村中的又如何呢?農村鄉鎮為了提高學生文化知識水準,是否将書屋建設落實呢?
我自小是城裡長大的,鄉村生活體驗與經曆屈指可數,這是我心中很遺憾。姐姐在農村支教三年有餘,想到農村書屋這個惬意的名詞,便向她請教。
我原本以為農村書屋必是房屋破陋,圖書陳舊,灰土厚積,無人問津的蓬荜之所。可姐姐的講述,令我大吃一驚。她仔細的向我描述鄉村書屋的了不起,一間間寬敞明亮的閱覽室,一張張整齊有序的書桌,一摞摞門類齊全的藏書,一個個專心緻志的讀者。聽到這些,心中竟感到莫名的歡欣和感動。政府對農村文明的重視與支援令人歡欣,農民百姓對知識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感動。
姐姐說地愈發激動。自從村裡有了書屋,書屋的燈光便點亮了小山村的夜,孩子們的歡笑聲自此打破了村委大院積積已久的靜谧,山村的夜不再孤寂。我仿佛置身于農家書屋,陶醉于農家書屋惬意,徜徉于書中知識的海洋,聞到泥土的清香,感受到秋天收獲的喜悅。
詩人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們有理由相信随時代發展,這些格言警句将不僅僅是牆上的智語與宣傳,而會響徹在人們心靈深處!姐姐在講述這些中,談到她見證了三年間鄉村的發展。她覺得農村面貌愈發變得清晰漂亮。小小的書屋給鄉村抹上一縷新的氣息。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農家書屋為我們淳樸的農民村民提供了精神食糧,給農民開啟了智慧之窗。在陽光下的午後,在書屋裡尋一本喜愛,兀自沉浸在泥土野花的芳香,鳥鳴低吟的樂聲中,村民們必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