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兵蔣誠一戰殺敵400人,隐姓埋名36年,因借貸款2400元被曝光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戰火并未随着新中國的成立而遠去,在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之後,冷戰引發的抗美援朝,就讓中國的解放軍不得不以志願軍的身份加入戰場。抗美援朝的兇險度不下抗日戰争,面對十幾個國家的強攻,志願軍的表現毫不遜色,此戰洗刷了中國百年恥辱,重塑了清朝以來沒落的中國軍人形象,也湧現了許多抗美英雄,如邱少雲、黃繼光等皆是個中代表,同時還有許多默默無聞的戰士,一位叫蔣誠的老兵就是其中之一。

老兵蔣誠一戰殺敵400人,隐姓埋名36年,因借貸款2400元被曝光

蔣誠

蔣誠是1928年出生的重慶人,直到1949年新中國解放後才加入解放軍,直到1952年抗美援朝結束後才正式成為共産黨員。在抗美援朝的征途上,蔣誠被配置設定到當時的志願軍12軍,這個軍團在抗美戰役一共參戰400多次,其中最輝煌的成果就是以少勝多,殲滅了号稱土耳其旅最精銳部隊的土耳其旅,進而取得了嘎日嶺和陽站戰役,為北韓西線的反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随後蔣誠又參加了抗美戰争中最慘烈的一戰上甘嶺戰役,此役是抗美援朝的轉折點,雙方都在此地投入了大量兵力。負責第一階段戰役是第15軍,同時也是損兵最嚴重的部隊,裡面有16個步兵團曾被一度打光了兩次後重新組建起來,而蔣誠和原來的12軍士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前往上甘嶺進行支援。

蔣誠負責的地方是上甘嶺最危險的537.7高地,這個地方處于上甘嶺的交火點,當蔣誠所處的32團趕到的時候,這個高地的防守人員已經縮減到24人。此戰志願軍和美軍一共打了四天四夜,蔣誠作為軍中的重機槍手,負責起了壓制敵人炮火的責任。面對敵方優勢火力的情況下,蔣誠絲毫沒有畏懼,依舊出色地完成了這次任務,曾在上甘嶺戰役中作戰3次和負傷一次。這次的負傷比以往任何一次戰役都要嚴重,據說連腸子都被炸出來了,但蔣誠并未是以而退縮,他将流出的腸子塞回體内繼續作戰,在他的頑強拼殺下,400多名美軍死在了他的手上,就連對方的重機槍手也被蔣誠打掉了,甚至還做到了用機槍打下敵人飛機的這種電視劇式戰績。

老兵蔣誠一戰殺敵400人,隐姓埋名36年,因借貸款2400元被曝光

此次蔣誠的作戰結果,不僅有力地壓制了美軍的攻勢,同時封鎖了敵方運輸通路的運作,為上甘嶺的取勝了赫赫功勞,蔣誠在戰場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消滅所有敵人,這就六個字就是蔣誠在抗美援朝裡的展現,也是他最深刻的記憶。不過多番惡戰還是讓他受到了不少的重傷,上甘嶺戰役結束後,蔣誠被送往醫院治療,多虧醫生和護士的拼命搶救,這才挽回了蔣誠的性命。

經過上甘嶺一戰,蔣誠得到了一等功的授勳,而抗美援朝之後,蔣誠便向組織申請退伍,回到自己家鄉做回一位普通的勞工。在老家生活的蔣誠沒有向透露自己的功績,也沒向任何組織說過自己在戰場的所有表現,在1955年回國的蔣誠隻帶回了數枚獎章,而當時的蔣誠早已因為建設營房有功,榮獲了三等功的功績。然而這些事情即便是蔣誠的家人也知之甚少,例如蔣誠的侄子蔣仁先也隻是知道蔣誠上過朝戰,但并未知道他的功績有哪些。

另外由于當時投送位址的出錯,加上當時監管技術不嚴的緣故,蔣誠在戰場的立功檔案和資訊并沒有傳回他的家鄉,是以所有人都不知道蔣誠拿到什麼功績,原來的戰場資料被擱置在原合川檔案館足足36年之久。即便後來蔣誠的功績被曝光之後,記者們想要找尋蔣誠退役後十年的事迹,但卻一無所獲。直到後來記者在找到蔣誠過去在朝戰中的戰友陳明秀時,才對方口中得知,蔣誠退役後其實做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不過是回鄉做回一個普通農民而已。

而從蔣誠兒子蔣明輝口中了解到,蔣誠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做事十分認真,雖然是一位農民,但隻要是家鄉需要人幫忙的地方,蔣誠都會義不容辭前去幫忙。什麼修公路、務農的,處處都可以看到蔣誠的身影,同時蔣誠因為有一手養桑的好手段,是以專門從事隆興鄉的蠶桑工作,而且一幹就是20多年,直到60歲才退休。

老兵蔣誠一戰殺敵400人,隐姓埋名36年,因借貸款2400元被曝光

蔣誠就這樣默默無聞地生活到了1983年,這一年正值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全國各地都在進行火熱的經濟建設,蔣誠的家鄉也不例外。他們當時為了搞發展開始在附近修建公路,而蔣誠便主動請纓去修建自己家鄉隆興鄉到永興鄉的工作,不過由于當時家鄉的建設缺乏資金的緣故,工作一開始進行的并不順利,許多參加的勞工因為發不了工資而萌生退意。

面對這種情況,蔣誠沒有退縮放棄,他主動向勞工承諾,讓他們繼續幹活,錢由他想辦法,在蔣誠的帶動下,公路工作最終順利完成,但蔣誠卻是以背負了2400元的債務,因為他向勞工發放的工資,就是他向銀行借貸才拿到的,雖然2400元在現在的人看來不算什麼,但放到上個世紀80年代無疑是一筆巨資,而當時的蔣誠隻是一個當地的普通勞工,加上身上有傷,根本無力償還這筆借款,而這件事直到許多年之後才被蔣誠的家人知道。

既然這筆錢蔣誠無力償還,那便落到了蔣誠兒子的頭上。面對蔣誠留下的這筆巨債,蔣誠的兒子絲毫沒有埋怨過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知道這是父親為了人民所做的事情,而當時蔣誠的兒子蔣明輝剛滿23歲,作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蔣明輝存款并不多,省吃儉用才剛存到1000元,為了償還這筆債務,蔣明輝不得不将自己買的房子給賣掉,然後再向别人借了一部分的錢才還清所有的債務。

沒房子後的蔣明輝隻能住到機關的集體宿舍那裡,而這件事他并沒有敢與自己的女朋友說,而他的女朋友此時已經談了3年,已經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蔣明輝的這個舉動無疑讓兩人的感情亮起了紅燈。蔣明輝的女友因為此事曾一度氣憤地離開了他,不過女友也是一個明白事理的人,在蔣明輝的真情打動下,蔣明輝的女朋友還是原諒了對方,兩人又重新回到了一起成為了夫妻。

不過由于蔣明輝把自己的房子給賣掉了,婚後的兩人隻能住在女方的家,如果行為如果放在現代叫做倒插門。倒插門這種事情放到現在也很難被人瞧得起,何況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經濟和文化還處于比較落後的階段,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這種行為更容易被人歧視。不過蔣明輝并未是以放在心上,他認為蔣誠的行為沒有錯,既然是對國家有益的事情,自己作為兒子就得支援對方。

蔣誠家庭雖然不富裕,不過蔣誠本人對于黨的忠誠卻是十分堅定的,在回鄉務農的這段期間,隻要身體允許就絕對不會拖欠一次黨費,就連每年的黨會活動,蔣誠也是按時參加,以至于當時負責組織工作的易志堅都不禁稱贊對方是英雄。不過倒黴的時間也終有到頭的時候,在1988年的時候,蔣誠的功績最終被政府知悉,他們立即對蔣誠展開了幫助。當時一位叫王爵英的師範大學校長,在修撰《合川縣志》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記載着蔣誠在抗美援朝戰績的《革命軍人立功喜報》,上面明确記載了對方在抗美戰場的一切事迹。

由于這份喜報是修撰《合川縣志》的重要史料,是以王爵英觀看得很是仔細,是以他也發現了喜報裡面的内容有問題,當時裡面記載道八區退回,查無此人八字,原因是因為這份資料一緻放在興隆鄉那裡。而當時興隆鄉附近還有一個隆興鄉,是以王爵英很快就明白過來,一定是當時的填寫資料的人看得不仔細,把兩個位址名字搞錯了。另外王爵英不止是一名師範大學校長,同時還是蔣誠弟弟蔣啟鵬的老師。

既然師生,王爵英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學生兄長就此吃虧,于是王爵英找上了蔣啟鵬,向他詢問此事的來龍去脈,然後再向相關部門進行确認,這才讓沉默了36年的蔣誠的事迹公諸于世。周圍的人才知道,原來這位看起來十分普通的人,就是當年在北韓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的第一功臣。

在這份立功喜報被世人知道後,當時的合川政府便在1988年發表了簽發通知,通知正式确認蔣誠為采桑站的正式勞工,并為蔣誠申請了全民職工的待遇,每個月可領取80元的工資,這工資在當時算是一個中産階級應有的收入。以一個縣政府的名義對一名退役戰役發放待遇通知,這放在現代已經是很少見的事情,但在那時絕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迹。

從作為抗美援朝的功臣,到成為一名正式的采桑站的員工,這個過程一共持續了36年。在這36年裡蔣誠辛勤工作,毫無怨言,并且以沉默的态度去對待過去的輝煌,這對于一個為國征戰的士兵而言,其淡漠功名的品質實在令人敬佩。在此事曝光之後,有許多記者去采訪蔣誠老爺子,問他是否後悔自己當兵的事情,蔣誠很誠懇地回答道,自己從未後悔踏足北韓戰場,因為這麼多戰友都死,自己卻能活着回到自己國家,這對與自己而言已經是很難得的事。

而當記者問到蔣誠是否遺憾自己的功績這麼多年都被人遺忘時,蔣誠則表示毫不在意,自己作為解放軍戰士和黨員,國家和人民已經給了他不少厚待,自己一生已經很知足了。到了千禧年之後蔣誠已經是70多歲的人,此時的他與當年相比已經變得白發蒼蒼,看不出是一位志願軍戰士,唯一能夠代表他身份隻剩下那件肥大的綠軍褲。

這條綠軍褲從抗美戰争穿到這個時候,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許多地方早已被打了更新檔,當蔣誠的老伴勸蔣誠換掉這條綠軍褲時,蔣誠卻不為所動,他表示在自己還是國家的人,要為國家做一輩子的事,這是蔣誠面對老伴勸說時所說的話。

這就是為什麼蔣誠能在2019年入選中國好人榜的理由,即便是神智已經不清楚,但國家二字還是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裡,為人民服務便是他一生奮鬥的目标。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