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的樂聲在耳畔萦回着,所謂“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别離多”,年僅十三歲的英子卻早已體驗了“知交半零落”的愁苦……我緩緩合上書,閉上雙目,靜靜的咀嚼着這本書——《城南舊事》——帶給我的無限回味。會館的瘋女秀貞,飽受養父虐待的夥伴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偷竊的無名青年,從小在凄風苦雨中生長的蘭姨娘,朝夕相伴的奶娘宋媽和身染重病的林父……一切是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
我讀過許多的書,單單是這本讓我印象最深刻,書中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因而在讀這本書時沒有太多的雜念,心緒是淡然而平和的。但這文字之間蕩漾的一種淡泊與純淨卻是别的書中所沒有的。林海音先生以兒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訴說她對城南舊事的情意缱绻。
在後記中,林先生又寫道:“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這句話我記得很清楚,簡單的一句話,包含着海音女士對童年滿懷的留戀。想到這裡,我不由得對海英先生産生了無限的仰慕之情:對于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來說,幼年喪父是一個多大的打擊?但海音先生過早失去了童年的并沒有沉浸在過分的悲哀中,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裡的擔子。面對這樣的一個女孩,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冰心先生有一首詩:“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對于小英子來說,童年不過是拼接起來的碎片罷了。可以說,讀完後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認識了林海音——她的溫情是世間少有的。如果沒有看過這本書,我哪裡會知道中國台灣還有這樣一位作家呢?
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從容淡定之間,多少悲歡離合,掠過生命的軌迹?能做的,恐怕隻有回憶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别離多。……”
骊歌的樂聲再次敲擊着我的耳膜,這首歌我會深深記在心裡,等到我也和童年告别的時候,再大聲地吟唱出來。
當然,我也會永遠記住,落花下,一個名叫英子的女孩,在夕陽的餘輝裡靜默着,正如她衣襟上的那朵沉默的夾竹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