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精神

曾經,爺爺經常會給我講長征的故事。那時的我迷迷糊糊得聽着,隻覺得他們都很厲害。直到有一天,我看着書上醒目的大字,它問:“你知道長征嗎?你眼中的長征是什麼樣的?”

知道,也不知道。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顔。”孩提時聽見的詩還不時回響在耳畔。

是的,在我眼中,萬裡長征,就像是一座沉重的碑巋然屹立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上。

我知道那個在《一袋糧食》中善良、懂事的小蘭,她沒有因為救了别人的性命卻丢了糧食而怨天尤人,反而因為怕被人擔心她而默默隐瞞真相;我記得那個沉穩、淡然的的軍機處長,自己的棉衣給了其他同志,自己将靈魂和願望留在了巍巍雪山之上;我也知道為什麼那個紅衣的小戰士要把那件保命的紅毛衣給了受傷的同志。

因為那是一種紅色的力量啊,那是一種紅色的精神,那是一種來自心靈的力量。

是的,在我的眼裡,萬裡長征是為了最底層的老百姓而站立的巨人。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時代,他們口中惦記的仍然是和他們一起抗戰的同志、戰友的生命安全。他們會在饑腸辘辘的時候把青稞喂給一位垂死掙紮的同志;他們會把生存的機會留給别人,無論他們是老人、青年或是孩童;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扛起了一度堅固的大門。長征啊!

在那些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仍舊恪守自己規章。那些踏着破舊草鞋,面容憔悴的紅軍們,每一個都嚴格遵守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尊重每一名人民群衆,哪怕隻是一名俘虜。紅軍的名氣就是這麼打響的。長征啊!

是的,在我的眼裡,萬裡長征更是一座燈塔。

如今,我們不愁吃不愁穿,不怕戰火殃及池魚,不怕狂風暴雨摧毀家園。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知道曆史呢?

曆史的本身沒有什麼,但我們應該學習的卻是那些在風雨飄搖中堅定了意志的人,那些在祖國危難時挺身而出的人,那些将名字用血液刻在曆史上的人,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毅力、他們的決心、他們的靈魂和他們的精神。

紅色的精神應該代代相傳!

我眼中的長征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