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家裡有兩個娃,最怕的是什麼?

闖禍?不,是“被迫”宅在家!簡直分分鐘讓你體會什麼叫間歇性崩潰,什麼是習慣性自愈。

一天800遍地叫媽,不是餓了,就是吵架打架了;不是一地的玩具紙屑,就是一床的靠墊娃娃;該寫作業的不寫作業,該睡覺的不睡覺……

簡直是大型“災難片”,有木有?太難了,太難了!

元旦三天假期,原本都已經安排得妥當了。結果兩個孩子感冒咳嗽,相繼中招,隻能大眼瞪小眼地宅在家了。

怎樣既能消耗掉孩子過剩的精力,又能快快樂樂地“熬過”這三天呢?

菈媽不得不費勁搜羅了一些室内親子小遊戲,既能讓孩子玩得盡興,又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如果你也有娃宅在家,不如一起來玩玩吧。反正,閑着也是閑着,總好過被催命式地叫媽:

1、腦力遊戲:有趣的桌遊

現在有許多适合孩子玩的桌遊,比如:擲骰子類的大富翁、需要開動腦筋的華容道、鍛煉手腳協調能力的足球小遊戲,都非常不錯。

我家兩個孩子最能玩到一起的桌遊,是這款“貪吃蛇”: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通過擲骰子的方式,決定自己的珠子能走到哪一個格,最快到達100的那個人獲勝。

巧妙的是,這一路上設定了許多的“驚喜”,有可能是“梯子”,一下就能省力不少;也有可能是“陷阱”,掉下去就得重新來過。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每次,帶着兩個孩子玩這個遊戲的時候,歡呼和失落的聲音總是此起彼伏,非常有氛圍感。

而且,擲兩個骰子之後需要将兩個數額相加,無形之中也鍛煉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一舉兩得。

這款是需要開動腦筋的智力遊戲: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按照卡片上的提示,推測出每張圖檔擺放的正确位置。從簡單到難,四五歲的小朋友都可以嘗試。

好玩的桌遊還有很多,隻要孩子喜歡,玩上半天絕對沒有問題。

2、提升專注力和耐力:拼圖

拼圖,是培養孩子耐力和抗挫力的好遊戲。

很多孩子在一開始接觸拼圖的時候,都知道要從邊緣開始,這是很自然的關于順序和秩序的了解。

而且,拼圖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要求較高,隻有觀察得夠仔細、邏輯夠正确,才能拼出正确的圖形。是以,在拼之前,不妨先提醒孩子仔細觀察原圖,尋找突破口。

拼圖很耗時間,但也正因為需要花費時間,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力。

這幅1000片的拼圖,我就帶着兩個孩子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拼好。每天花上一兩個小時,是孩子比較能接受的範圍。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當然了,如果是一開始玩拼圖,或者孩子年齡較小的話,還是建議從數量較少的簡單圖案開始。不然,孩子非常容易産生挫敗感。

3、手眼協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自制繪本劇或“皮影戲”

如果孩子玩桌遊玩膩了,不妨來點有趣的手工DIY,或者自編一場“劇”。

小小朋友适合各種塗鴉和簡單的手工。比如:落葉畫、包“餃子”等。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繪本編排成繪本劇,邀請家人一起參與,絕對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我家哥哥就自編自導了一場關于奧特曼的“皮影戲”,不僅貼心地制作了“戲票”,還為大家擺放好了小零食,觀“戲”氛圍非常溫馨。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哥哥表演結束之後,妹妹也依葫蘆畫瓢地制作了一些卡片,繼續她的“演出”。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這些小遊戲不僅能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性,還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他們不僅要構思整個故事情節,還需要思考準備一些什麼“道具”。

整場“表演”下來,又動手又動腦,又活動了筋骨,一舉多得。

4、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DIY各種美食

美食,絕對是大多數孩子都繞不過去的坎。

我家孩子隻要一提到做好吃的,就兩眼放光、精力無限。

其實帶孩子做美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簡單入門的話,可以選擇做饅頭、花卷、面條這樣的面食。把面團當成橡皮泥一樣,捏出各種自己喜歡的形狀,蒸熟以後還能吃,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一大誘惑。

如果家裡有烤箱的話,還可以挑戰做蛋糕、披薩、蛋撻之類的美食。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隻要提前準備好了材料,DIY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小孩子都能輕松駕馭。

以做披薩為例,餅皮和披薩醬可以自己做,也可以選擇買現成的。其他的配料可以依照孩子的喜好來準備,孩子隻需要一層一層碼放好,再放入烤箱即可。

适合小孩子自己DIY的美食,還有三明治、小餅幹等,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在大人的陪同下嘗試做飯炒菜。

家有熊娃,最怕宅家?4類親子小遊戲,好玩又盡興

對于孩子來說,制作美食不僅僅是體驗和學習生活技能,還可以全方位地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滿滿的成就感和快樂,絕對是親子間最美好的回憶。

總之,隻要用心,宅在家也能玩出新花樣。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别等孩子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再後悔莫及噢~

其他精彩文章:

男孩太“剛”不好管?學會這一招,養男孩也可以很簡單

婆婆每天隻帶娃玩引媳婦不滿,娃上學後成數學“學霸”,讓人歎服

博士“虎爸”讓5歲女兒學高數:接納孩子是普通人,為何那麼難?

——END——

文| 菈媽,多平台簽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讨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