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在新世紀的一名兒童,我的爸爸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有着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而與童年密切相關的玩具仿佛也是改革開放後人們精神生活的一個縮影,不信你看:
當年爸爸用樹枝和皮筋制成的彈弓練習瞄準,而今我卻抱着“沖鋒槍”利用雷射瞄準器找尋目标;當年爸爸用泥巴捏成想象中的汽車,而今我卻手握遙控器表演着賽車中的急速大漂移;當年爸爸把木塊削成錐形再摁個圖釘制成原始的陀螺,而今我的陀螺隻需摁動按鈕即會響着音樂亮着彩燈轉得五彩缤紛;當年爸爸用樹枝和稻草做成小人兒玩得不亦樂乎,而今我卻擁有成套的變形金剛令人眼花缭亂;當年爸爸用鐵絲捆住木闆制成冰車隻能在雪地裡過過瘾,而今我腳穿亮燈的輪滑鞋随時都能來個漂亮的大回旋。相比之下我的玩具種類繁多、顔色鮮豔,科技含量也高了許多,而爸爸的玩具比較原始笨拙,但卻是自己親手做的。
我決心也要學習爸爸勤于動手、善于動腦的精神,利用現在的科技來裝點美化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來建設我們偉大而美麗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