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區塊鍊技術入門1

讀完這篇文章,你将搞清楚這幾個問題:

1.什麼是比特币?

2.比特币為什麼是這麼火?

3.什麼是區塊鍊?

4.區塊鍊都有哪些玩法?

提到區塊鍊,就不得不提比特币,因為小蠻相信在大多數人眼中,比特币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比特币,其實質是“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的一個去中心化的P2P版本的貨币系統,中本聰是誰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有人說是一個日本人,有人是一個日本集團,也有人說是中國,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比特币現在非常火爆,因為如今的比特币,幾千上萬美金都不一定能買到一個(看行情),大多數人被這個奇怪的電子币高昂的市價給吓到了,懂點技術的人就去“挖礦”了,不懂技術的人直接就去比特币市場上買進賣出了,于是越來越火,到了今天,而曾經的比特币要幾千個才能買一杯可樂。

2.比特币為什麼這麼火?

也許有人以為比特币火,是因為它獨有的技術特性:

(1)獨立性,比特币沒有發行機構,可能大家都知道是中本聰設計的,但中本聰是誰?誰都不知道。

(2)點對點交易,去中心化,不受主權貨币的限制;

(3)安全性,比特币通過密碼學設計來確定貨币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

(4)保密性,比特币是對立的,流通、轉移和支付都通過加密且點對點交易,所有權和流通交易都是匿名的。

(5)總量有限,這也是最重要的也可能是最被廣大炒家看中的一點,所有其他的貨币或者理财産品都無法做到像比特币一樣,至始至終控制發行總量。

然而,然而,以上這些技術特性都無法支撐它火起來,因為技術再牛,沒有應用場景,也無法支撐它的火爆和瘋狂,那麼支撐比特币火爆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了,小蠻認為主要有兩點:

(1)炒作,物以稀為貴,當比特币被忽悠起來之後,無數熱錢都會湧向這個沒有實際價值的電子貨币,有人追捧,自然有人投機,有人投機自然就有火爆的局面;

(2)非法用途,前面提到了比特币繞過了中央主權貨币的限制,可以跨越國界點對點自由流通,這也就成為“洗(藏、轉移)錢”的重要工具,無數來曆不明黑錢進入比特币這個總量受限的盤子,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分析到以上兩點,大家應該能夠對比特币有個清晰的認識。

(1)區塊鍊又是個什麼東西?

區塊鍊作為目前最為熱門的一個技術,到底應該如何去了解了?區塊鍊是分布式資料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1]。以比特币為使用執行個體,區塊鍊其實質就是一種特殊的分布式資料庫,區塊鍊的主要作用是存儲資訊,任何需要儲存的資訊(如比特币的流通交易資訊等)都可以寫入區塊鍊,當然作為資料庫,也可以讀取。其次,區塊鍊網絡是開放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區塊,成為其中的一個節點,在區塊鍊中,每一個階段都是對等的,儲存在這個區塊鍊中的所有資料(比如,一個比特币節點就能夠儲存全世界所有比特币自面世以來,所有的流通、轉賬和交易資訊)。換句話說,在區塊鍊中的任意節點寫入資料,最後所有節點都會進行同步,保證本區塊鍊中的一緻。

(2)區塊鍊技術的典型特征[2]

典型特征是去中心化、集體維護、不可篡改、資料透明、使用者匿名等五大特征:

  • 去中心化:沒有中心伺服器,所有節點對等,資料分布式高備援存儲,也可以簡單了解為系統沒有管理者,徹底無中心的(所有的資料庫都有管理角色),沒有中心也就意味着無法管理,換句話說“無法被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控制”,但這并不意味着,誰都沒法兒操作區塊鍊,這就引出區塊鍊的下一個特性;
  • 集體維護:所有目前參與的節點共同維護交易及區塊鍊,而交易基于密碼學原理而非基于“信任”,是的任何達成一緻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操作,不需要第三方的參與;
  • 不可篡改:區塊鍊是由區塊組成,而區塊的互相連結石油區塊頭中的哈希值資訊決定的,每個區塊的哈希值唯一,通過哈希值标志區塊,區塊内容變化,哈希值一定會改變。如果區塊鍊中某個人修改了區塊中的資訊,為了讓區塊有效,他必須修改整個區塊鍊裡面所有的區塊,否則區塊就脫離區塊鍊了,而哈希計算非常耗時,除非有人掌握全區塊鍊51%以上的算力(又稱51%攻擊),區塊鍊無法被篡改,就如同曆史一樣。
  • 資料透明:所有人都可以擷取區塊鍊内所有資料;
  • 使用者匿名:區塊鍊使用非對稱加密技術,公鑰作為使用者名,私鑰作為密碼,而且通過數字簽名技術提供使用者交易的密碼學證據,不用進行實名認證。

(3)區塊鍊的技術架構

區塊鍊技術由上至下一共由應用層、激勵層、共識層、網絡層、資料層五層(1.0)組成(2.0是六層,在激勵層和應用層之間加入合約層[3]),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對應定位。

應用層:封裝了區塊鍊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比如搭建在以太坊上的各類區塊鍊應用就是部署在應用層,所謂可程式設計貨币和可程式設計金融也将會搭建在應用層,以比特币為例,就是大家接觸到最多的用戶端,完成賬戶的記賬轉賬功能.

*合約層:封裝各類腳本、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鍊可程式設計特性的基礎。以以太坊為首的新一代區塊鍊系統試圖完善比特币的合約層。比特币盡管也包含了腳本代碼,但并不是圖靈完備的,即不支援循環語句;以太坊在比特币結構基礎上,内置了程式設計語言協定,進而在理論上可以實作任何應用功能。如果把比特币看成是全球賬本的話,那麼就可以把以太坊看作是一台“全球計算機”---任何人都可以上傳和執行任意的應用程式,并且程式的有效執行能夠得到保證。

激勵層:該層主要出現在公有鍊中,因為在公有鍊中必須激勵遵守規則參與記賬的節點,并且懲罰不遵守規則的節點,才能讓整個系統朝着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确定區塊鍊的運作機制,以比特币為例,它的發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就是就激勵層确定的,比特币有兩種激勵機制,一種是挖礦一種交易手續費。

共識層:封裝網絡節點的各類共識機制算法。共識機制算法是區塊鍊技術的核心技術,因為這決定了到底由誰來進行記賬(挖礦),記賬者選擇方式将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經出現了十餘種共識機制算法,其中最為知名的有工作量證明機制、權益證明機制、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

網絡層: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資料傳播機制和資料驗證機制等,區塊鍊采用了完全P2P的組網技術(如BT下載下傳,電驢等)。

資料層:封裝了底層資料區塊的鍊式結構,以及相關的非對稱公私鑰資料加密技術和時間戳等技術,這是整個區塊鍊技術中最低層的資料機構,

(4)區塊鍊技術的曆史進階

區塊鍊技術從誕生到現在共三個進化版本1.0版(過去,典型代表比特币)、2.0版(現在,典型代表以太坊)、3.0版(未來),目前主流的2.0版,差別可見下表。

1.0版 2.0版
圖靈完備 非圖靈完備
智能合約 不支援 支援
應用場景 定位于具體應用(如比特币) 定位于平台,可實作各種應用
交易速度 5-20TPS 3000TPS
資源消耗 算力消耗巨大 無資源消耗,支援POS/DPOS/PBFT等低消耗共識機制

備注:

  • 圖靈完備:圖靈完備的方法就是看該語言能否模拟出圖靈機,圖靈不完備的語言常見原因有循環或遞歸受限(無法寫不終止的程式,如 while(true){}; ), 無法實作類似數組或清單這樣的資料結構。
  • 智能合約:以自動的方式,将義務和權利的關系以程式的形式表達出來,其優勢是利用程式算法替代人仲裁和執行合同。[4]

區塊鍊2.0的技術架構在1.0的基礎上,有了巨大改進,應用層更新為智能合約層,縮短出塊時間到16秒(原來十幾分鐘),對單個區塊的資訊進行了擴充,加入分叉叔伯塊獎勵和Gas消耗機制,建立EVM虛拟機等等,具體可以參考[5]。

(5)區塊鍊的應用分類及相應特征

區塊鍊技術按照應用場景分類,如同雲技術一樣,可以分為公有鍊、聯盟鍊、私有鍊:

  • 公有鍊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随時進入到系統中讀取資料、發送可确認交易、競争記賬的區塊鍊,如比特币,通路門檻低、所有資料預設公開、使用者免受開發者的影響);
  • 聯盟鍊是由若幹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鍊,低成本運作和維護、高交易速度及良好的擴充性、聯盟維護比私有鍊更具可信度;
  • 私有鍊是指其寫入權限由某個組織和機構控制的區塊鍊,參與節點的資格會被嚴格限制,交易速度非常之快、給隐私更好的保障、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三種鍊受限于蒙代爾三角(去中心化、安全、高效),彼此之間沒有絕對的優勢和劣勢,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來選擇适合的區塊鍊類型。

4.區塊鍊都有哪些玩法?

區塊鍊作為如此火的一門新技術,都有哪些玩法了?哪些是正确打開的,哪些又是假冒僞劣了?

(1)正确玩法

  • 金融領域:
    • 互助保險。
    • 去中心化自治金融交易所。
  • 遊戲娛樂領域:
    • 區塊貓(狗、羊......)
  • 其他

(2)錯誤玩法

  • 智能合約實作保險自動理賠:這個自動理賠完成不需要智能合約實作,也跟區塊鍊沒什麼關系,傳統的IT系統也能實作。
  • 區塊鍊實作各類商品的防僞:商品資訊都是人錄入進去的,要想确定商品真僞,隻能親自檢驗,區塊鍊防僞隻能針對鍊内内生資訊實作防僞(不可篡改屬性,鍊外無濟于事)。

讀到這裡,相信你對區塊鍊也有一定了解了,跟區塊鍊小白說拜拜吧!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年02月23日

本文作者:雷小蠻

本文來源:

CSDN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