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間的友誼,是一段難舍難分的情,是一份躲不開的緣,愈久愈珍貴,愈久愈甘甜。當我們回顧那青春燃燒的歲月時,是多麼美好,多麼親切。那是一種回憶,一種财富,值得我們藏在心底,細細品味。
《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中》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
2004年9月的一天,患有肌萎縮的王理無法行走,隻能無奈的留在教師等家裡人來接。王理的班長畢明哲來鎖教室門時,發現了王理。得知王理無法行走後,拍着自己的肩膀說:“來吧,我被你回家。”
那是畢明哲第一次背王理回家。
王理的家離學校有3裡路。路上遇到王理的父親,畢明哲認真的說:“叔叔,我是王理的班長,今後由我負責背他上學。”内向的王理沒有吭聲,隻把那句話當成了一句玩笑。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畢明哲便來到王理家,不多說的便将王理背到了學校。
此後,從國中到高中,出了上學、放學,王理課件曬太陽、上廁所、買東西……每次行動幾乎都是畢明哲背着完成的。
2010年夏天聯考結束了,兩人考上了不同的大學。畢明哲對此做出了人生的一個重大抉擇:放棄讀大學的機會,繼續陪在王理身邊。
後來,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門被他們所打動,幫助他們圓了一起讀大學的夢。于是,畢明哲背着王理一起讀完了大學。
正如畢明哲所說:“我背負的不是體重,而是兄弟。”
放下這本書,縷縷陽光射入我的心窗。書中畢明哲幫助殘疾同學的故事,龍海大院中鄰裡相助的故事,闆凳媽媽幫助孤兒的故事,這都無不展現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互幫互助,正如歌中所唱:“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
想到這,不禁使我想起我與同學相處的日子。
那是一個中午,老師規定先掃地後再吃飯。今天輪到我值日了,剛好我又生病了。總咳嗽。我極不情願的但又無奈的拿起掃帚,一遍咳嗽,一遍吃力的掃着那堆滿碎屑的地闆。這時候,我的好朋友走了過了。他,長着一張瓜子臉,小小的嘴角總挂着自信的微笑。他心底十分善良,總是處處能為别人着想。他看見我吃了的掃地時,連忙對我說:“生病咳嗽就别掃了,别勉強自己,我來幫你掃把。”我聽到他的話後,直起了腰闆,看着滿臉微笑熱情關注的他,此時此刻,我的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感激!
這件雖然很小很平凡,但卻能不平凡的展現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陽光現象。
那年夏天,經好朋友的邀請,去爬山。早上早早的起床後,和他一起來到了山腳下。望着陡峭的山峰,密而綠的樹林,火紅的太陽,心裡想着:怕什麼,加油,一口氣爬上去。但是,我才剛爬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就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漢,再加上背包很沉,我幹脆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台階上休息。
可我剛坐下不久,耳邊就傳來熟悉的聲音:
“怎麼了?”他問道。
“背包太沉了。”我回答到。
“給我,我幫你拿,你不是說要一口氣爬上去嗎?”說着,他便從我手中搶走了書包。
我愣了好一會。
“快點呀!”他顯然是急了。
“哦。”我感激的應了一聲。輕裝上陣。
不一會,在我們倆的努力下,終于爬到了山頂。但烈日炎炎,向來體質不好的我在太陽的暴曬下,中暑了。
他發現後,二話不說。立馬背着我我下山去醫院。經過醫生的治療,我才漸漸好過來。
“謝謝啦!”我不好意思的說。
“謝什麼,同學嗎,應該的。”
是呀,同學嘛,就應該互幫互助。
如果你問我心中什麼是最陽光的,那麼我會自豪的回答你,同學間互幫互助,同學間的友誼是最陽光的。
當微風輕柔托起一絲柳絮的時候,當太陽把他那金色的光輝悄然披在一顆顆俊俏的柳樹上的時候,當美麗的花瓣在空中悠閑的打幾個卷兒,再輕輕的落地的時候,我們也就正在享受着爛漫的、陽光的校園生活。
春天,鮮花盛開,争奇鬥豔。一個個苞蕾含苞待放。大家不約而同的探出腦袋,欣賞春天的美景。夏天,一棵棵挺拔的大樹,長得更蒼翠、更茂盛了,大家在樹下乘涼,增添了一絲涼意。秋天,落葉已顯金黃一片,秋風掠過,一片片落葉飄着,落在幹淨的地上。冬天,樹上已是光秃秃一片,大家仍然在操場上盡情的玩耍,給校園充滿了歡樂。
有緣才能相遇,有心才能相知,在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夠遇到彼此,能夠走到一起。彼此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走近,實在是緣分。
互幫互助是人類的美德,願我們把這一美德發揚光大,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學間更應如此,讓陽光灑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