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們來到了“亦琴坊”。一踏入院子,眼前全是綠色的植物,感覺特别清新。房間的牆上挂着一張張造型各異古琴。
我們有幸請高老師彈奏古琴曲《流水》、《廣陵散》。高老師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精湛的琴藝,營造出悠遠、甯靜、深邃的意境,我們都深深地陶醉在那美妙的音樂中。
接着,高老師為我們介紹古琴的制作過程:“古琴的制作過程是很複雜的。”高老師邊說邊指着那張還沒安上琴弦的古琴。那是一塊已經削成古琴形狀的木闆,隻是被擦上一層黑漆。高老師說:“古琴的油漆工藝很講究,琴胚制成後要裹上麻布。然後上漆,要把鹿角霜和油漆調在一起。然後在古琴上磨擦,這樣這樣反複上漆、摩擦大概要五六次。加上鹿角霜是為了使它的音不太響。而接着推光使琴體細緻光滑,但最後還要再上一層漆,主要是為了讓它的色澤不要太明亮。”為什麼呢?我不禁心生疑惑:不是音色響亮、光澤耀人才更能吸引人嗎?老師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道:“古琴音色低沉内斂、古樸暗淡,适合自修内心。古語‘古筝悅人,古琴悅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哦,這不正是所謂的“低調”嗎?
人也是要如此。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學習成績很好,但她從不驕傲。每次拿到好成績後,她還總是說:“這次比上次退步了一點,有幾處是不會的,要多請教老師。”這不正是“低調”的表現嗎?而且每當有人誇贊她的成績時,她都會說一句:“哪有。”我很佩服她的謙虛低調。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她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是以,她便成了我的榜樣。我也變得更低調了。即使偶爾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績,我也從不張揚,面對别人的贊揚也學着她說:“哪有?”
為琴要低調,為人也要低調。低調能使我們更理性地認識自我,使平日裡的言行舉止更有分寸,使自己慢慢成為一個更有内涵、更有品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