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國家,傳統文化淵遠流長,如剪紙、泥人、戲劇……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是猜燈謎。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富有譏谏、規戒、诙諧、笑虐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會将燈謎結合賞花燈,變成許多人可共同參加的猜燈謎遊戲,它的方法是将謎語貼在花燈上,多數謎語都是詩詞,猜中謎語的人,會獲得獎品。
記得今年元宵節那天,我們居住的小區活動長廊上,挂滿好多五彩缤紛、形态各異的燈籠,燈籠下面擠了很多人,十分熱鬧。他們在幹什麼呢?好奇心驅使我,不由自主地飛奔過去看個究竟。哦,原來他們在猜燈謎。好多燈謎啊,讓我看得眼花缭亂。這些謎語可難了!如:酸甜苦辣,各味具有(打一字)。我想:什麼東西酸甜苦辣四種味道都有呢?是雞?是鴨?還是鵝?一會兒我用手抵着頭思考,一會兒又亂蹦亂跳,可總想不出答案來,于是我飛奔跑回家求救媽媽,媽媽說,答案是口,因為酸、甜、苦、辣都包含“口”這個字。猜謎語需要講究方法,可我竟聯想到吃上面去了。
猜燈謎真是一種玩中學、學中樂的傳統文化,既是一種藝術的手法,又是漢字的規律。猜燈謎真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