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朝代,我似乎看見你在遐想。我驚歎,身後滄海橫流,你卻安之若素。時間如風,如沙,想抓卻抓不住,握于掌心流于指間。彈指一揮間,反倒使我越陷越深,陷入你的文字,陷入你的風華。
品一杯清茗,閉目凝神,思緒穿越縷縷時光,我陪你一起淺吟低唱:“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可其間總有一股淡淡愁思,令人黯然神傷。江月依舊,無奈你早已仙逝。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你定不會想到千年之後會有這麼一個俗子如此癡迷地追尋着你。
去年夏日,一個人,一背包,一張至四川成都的火車票,一場甯靜的旅行就此開始。起初眉山并不在我的計劃之中,可在火車站看到眉山的車次時,我便猛地想到了你,我無法解釋是怎樣一種沖動牽引着我。眉山是你的家鄉,于是我坐上了開往眉山的火車,循着曆史的長河,希望尋到你的足迹。我來到了三蘇祠,這裡便是你的歸宿,在那裡我虔誠地燒了一炷香,之後我放慢腳步,安靜地打量着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深巷、盆景、古物、浮雕……我隻有通過這些去觸摸你,還原你筆下的如畫江山。走在青石鋪就的小道上,我徘徊、彷徨,同時又有些許釋然。我淺唱着你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低吟着你的“也無風雨也無晴”,之後我沉默了,不如再多燃一炷香,把一切冗雜抛開,帶着信仰,為你再次深深地鞠躬,然後悄然轉身。
坐在祠前的台階上,我靜觀過往遊客,成群結隊,談笑風生。他們有的互相講述這裡的文物,有的用手中的相機把這一切定格,之後再說着笑着滿足地走開。我靜靜地看着,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該怎樣開口。我倚在石柱旁,擡頭便看見了一副對聯:“宦迹渺難尋,隻博得三傑一門,前無古,後無今,器識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屬,任憑它千磨百煉,揚不清,塵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共名山。”此聯句式工整,仄起平收,大氣磅礴,現在想來不知是為你而作,還是為這塵世中的觀光客而寫。
心是潮濕的,天空亦是潮濕的,不知何時,天下起了微雨。我沒能如你般超脫,在雨中吟唱“一蓑煙雨任平生”;我也未如你般潇灑,能夠候到“料峭春風”“山頭斜照”。我觸摸不到你,便撐着黑色的傘,安靜地閉上雙眼,想着從傘下飄走的每一陣清風,可以默察你的靈魂。
東坡,我在你的故土摸索你生命的印迹,但也隻是匆匆掠過。時光恰似塵埃,足以湮滅一切,我仿佛經曆了一場夢幻之旅。
既然尋不到你,不妨讓你活在書中,活在我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