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見炊煙

又來到了這裡,這座在我夢裡,在我記憶裡,常常出現的古鎮。

一切和初見時不同了,這座古鎮愈發嶄新了。走下溪邊小小的台池,石階沿着狹長的、考究的水渠溯去,許是昨兒個淅淅小雨洗亮的,水浣過的石階清澈澄明的像塊晶墜。古褐色,赤色,熟褐的屋舍柱子,立在兩旁,細細一瞧,有璎珞似的刻痕印在其上。茂密翠滴的新綠微微傾倒了身子在水側,纖纖碧影在昏昏沉沉的時令裡搖曳。

小鎮上,各色的旅人背着或大或小的登山包,草編似的麻布包,來回遊梭在街邊不大的點心鋪子裡。龍須酥、桂花糕、綠豆糕的清香慢慢溢出來,那纏綿的糯香從店面裡濃稠地蓬松出來——古鎮上四處彌漫着這軟糯的,甜絲絲的清香。那香味兒一勾一勾,勾得心兒也軟了。

饒是吃過了早飯的,肚子還是不争氣地餓了。糕點小鋪裡,熱情爽利的中年婦女吆喝起來了,大大的嗓門,透過了好幾條街。“新鮮的龍須酥喲”,說罷還捆紮起身旁的一小袋龍須酥,麻利地包裝着,含着颔,口中的叫賣聲确是漸次洪亮了——人群湧過的街道,缥缈着糖油果子甜膩的香氣,肉串炸得脆香香的,鍋巴辣辣的不膩口,還有,晨炊裡發糕柔軟淡雅的米香。

悠哉悠哉地信步走着,眼前映出了一個詩意的店名:又見炊煙。似乎想起了一些細碎的句子,滿目丹雲裡,極目遠眺,那江南水鄉的霧霭在我夢裡徜徉。

我頗感興趣地往裡間瞅了瞅,一家不大的店面,整個店倒更像架房車。唯有明亮寬闊的窗架讓它詩意起來。深褐色的店裡間,檐上頭的瓦礫上積了許多苔荇,顯得複古而靈秀。小店的背後開了一扇小小的門,想是為友善進出的。落窗的檐台上整齊而簡潔地放了幾杯果汁,一對中年夫婦在敞開的窗棂面前叫賣。有許多人擠在前面,乃至看不清楚店裡。等到人漸漸地散了,才清晰地看見了——原來是盛早飯的小店,怪不得,那雅緻的小小炊煙在屋頂上空萦繞着,繼而消散了。一陣陣面團的糯香撲鼻而來,帶着乳香味兒,從單薄的蒸爐裡燃出來的青青的煙兒,燃盡,擴散——奶香愈濃了。

小小的炊煙就這麼升起了,包裹住小小的古鎮,包裹在記憶裡。希望能常常在這樣美麗的夢裡,遇見遺忘的記憶,和帶着青草與發糕清香味兒的——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