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曆代文人墨客都對彩燈情有獨鐘。我按耐不住好奇,也去賞了一番。
遙望那兩排的彩燈,一個個小巧玲珑,可愛至極。寒風瑟瑟,彩燈彎彎曲曲,上下錯落,起伏跌宕,猶如兩條舞動的晶瑩剔透的“火龍”。這兩條龍微微顫動着,卻也是灑脫不羁的。
閑庭信步中,隻見彩燈或黃或綠又或是紅,透出着一層淡淡的光,裹着,纏繞着燈。這燈亦有四個面,每一面都畫着栩栩如生的水墨畫,或是大朵大朵的牡丹,或是站在樹枝上的俏皮小鳥,或是宏偉魄氣的高山,令人啧啧稱贊。
往前,便是座五顔六色的童話風格的宮殿。四周散發着各色燈光,更顯得高大宏偉氣派。再往前走,眼前便滿是倒挂着的形似葫蘆的彩燈。一個個胖嘟嘟,嬌俏小巧的,正是讓人心生喜愛呢。紅如火,黃如金,粉如霞,倒也是規規矩矩的排列着,引領我們往更深處走進。
一路上,兩旁的花草樹木中也放着大大小小的彩燈。仰頭長嘯的馬匹,專注啃着手中竹子的熊貓,伸着脖子嚼樹葉的長頸鹿……雖神态各異,卻也都诙諧可愛。
正當看的津津有味時,眼前便又出現一片絢麗景象。一把把倒挂的傘鋪天蓋地的在你面前呈現。那傘呈淡藍色,傘身還勾勒着花朵樹枝的圖案,通體散發出一股溫和的感覺,如一位江南女子撐着傘在雨中漫步。
看着這一個個形态各異的彩燈,我不禁想起了一個流傳在民間的故事。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洪屋渦、梅沙一帶,卻意外地被不知情的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農曆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要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洪屋渦、梅沙等地老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洪屋渦、梅沙等村的老百姓。大家聽了這個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一位睿智善良的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挂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老百姓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财産,過上了和諧幸福的生活。後來,洪梅鎮的老百姓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挂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看着這一個個精美的彩燈,心中不禁擊起了一陣漣漪。這些彩燈難道不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嗎?生活清苦,卻依然有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當然,這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這些精緻的彩燈要耗費許多的功夫與時間。反複設計和修改,才造就這樣一番令人啧啧稱贊的彩燈。在此,我不得不佩服祖先們的智慧無窮,這都是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啊!
彩燈,一抹抹雖微小卻溫暖的光,在不經意間已悄悄的照亮了我的心。噢,彩燈,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