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貴州青杠坡,一位隻會用手比劃的啞巴突然開口說話。新中國成立後,周圍的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就是紅三軍團五師教導營班長何木林,是青杠坡戰鬥中的幸存者。時間回到1935年一月,何木林跟着紅三軍團來到貴州土城。27日,土城戰役打響,28日,紅軍和敵軍在青杠坡展開了激烈的鬥争鬥。

何木林在一次沖鋒中被敵人子彈擊中,當場昏死過去。他臉部受傷,左腿被炮彈的彈片穿透。戰友們以為他已經犧牲了,便撤離了戰場。幸運的是,在第二天下午何木林竟然因為傷口的劇痛蘇醒了過來。寒冬臘月何木林又冷又餓又疼。此時恰好有兩個小孩來附近撿彈殼。聽到了聲響的他,用盡全身的力氣伸出手大聲的呼救。兩個孩子聽到呼救,趕忙跑了過來,可是他們聽不懂何木林說的江西方言,隻能回去找來家裡的大人。
聽到此事後,附近的村民趕來,将他背到了一個叫做高堿槽的岩洞中,給他拿來吃的,還用祖傳的草藥給他治療腿傷。就這樣何木林奇迹般的活了下來,但是大部隊已經撤離,他隻能留在青杠坡。由于當地人根本聽不懂他的江西方言,為了隐瞞身份,何木林隻能裝成聾啞人,到一個地主家幹起了長工。而這樣裝聾作啞的日子一過就是14年,直到解放後,他才敢開口說話。
新中國成立後,何木林老紅軍的身份得到了确認,被安排到供銷社下面的一家商店做煙酒糖的銷售工作,每個月還發給他196元的撫恤金。可這錢他卻一次也沒去領過。他說自己每個月十多塊錢的工資可以維持生計,國家現在很難的那些錢,他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