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二十七旅在旅長崔建工(後改名為崔建功)率領下,向黃河南岸的戰略要地邙山發起了進攻。

10月14日拂曉,崔建工指揮各團包圍了敵人,從雷區和鐵絲網中開辟道路,向邙山主峰發起了猛攻。

然而,由于此處地形極為險要,再加上敵人修築的工事極為堅固,各山頭之間又均被雨裂溝壑隔斷,緻使肩負主攻任務的八十一團連續三次攻擊均受挫,甚至犧牲了三名連長,還有兩名營級幹部負重傷。

雖然局面非常被動,但八十一團指揮員認為,既然縱隊和旅首長都已經定下了攻克邙山的目标,那就不能決不能半途而廢。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是以他們再三向旅長崔建工請命,要求讓八十一團繼續攻擊,直到奪取邙山主峰為止。

負責助攻的八十團和擔任二梯隊的七十九團指揮員見八十一團屢攻不下,也跑到崔建工面前,要求接過主攻的重任,堅決戰鬥到底。

面對衆将的紛紛請命,性格向來沉穩的崔建工卻罕見地發火了,他斷然予以否決:“仗不能這麼打了!馬上停止進攻!”

接着他嚴肅地看着衆将說道:“如果我們打這一仗付出的代價太大,那麼就算攻克了邙山,也不能算是我軍的勝利!”

“那……”一名團幹部試探着問道,“現在怎麼辦?”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怎麼辦?”崔建工擡着頭,語氣無比堅定地說道,“調整思路,改變戰術再攻,但不能蠻幹了!”

“旅長說得對!”半天沒吭聲的八十團團長段成秀忽然插話道,“敵人的工事異常堅固,又占據地形優勢,确實要另尋良策才能打開局面!”

崔建工很了解這員愛将,知道段成秀隻要開口說話,必然心裡有了主意,便問道:“談談你的意見吧!”

段成秀點了點頭說道:“自古兵不厭詐,我看可以另選突破口。”

八十一團的一名幹部說道:“戰鬥打響之前,我們已經反複觀察過了,要攻上邙山主峰隻有一條路可走。”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咱們需要進一步打開思路,”段成秀說道,“我建議明攻山頭,暗襲山腳。”

“山腳?怎麼打?”崔建工一下子來了興緻。

段成秀胸有成竹地說道:“咱們來個舍近求遠、聲東擊西,一邊繼佯攻邙山主峰,一邊派部隊沿着鐵路和黃河岸邊攻擊,直取南岸車站,切掉敵人的退路,動搖其守備信心,到時候再圍殲守山之敵就容易多了!”

一名幹部仍心存疑慮:“可是這條攻擊路線正面過于狹窄,無法展開大量兵力呀!”

“不要緊,我們用頂針戰術,隻要能插進一根針,線就能随針穿進去!”段成秀想得很透徹。

“好!好!好!”崔建工一拳砸在桌子上,興奮地說道,“這個辦法太好了,就這麼辦!後面的戰鬥就由你來指揮!”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段成秀欣然領命,随即做出戰鬥部署:

八十一團補充槍支彈藥後繼續攻擊邙山主峰,但僅作試探性的佯攻,目的是吸引敵人注意力,造成敵人錯覺。

段成秀親自率領八十團向山腳下的黃河南岸車及黃河鐵橋發起攻擊。

七十九團仍然作為第二梯隊,向主峰附近集結,等待時機配合八十團圍殲主峰之敵。

下午5點,八十團一營二連指戰員作為尖刀連,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沿着鐵路和黃河岸邊,突然發起了攻擊。

攻到車站附近時,一營二連三排的戰士們鑽過鐵絲網,又搭人梯翻過外壕,将手榴彈塞進敵人的地堡,一舉占領了車站。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二連一排也不甘示弱,搶在敵人将黃河鐵橋炸毀之前,将他們埋下的炸藥切斷引爆導線,消滅了那些敵兵,迅速占領了黃河鐵橋。

二連指戰員的動作實在迅猛,敵人萬萬沒有想到,本來要攻打邙山的解放軍卻跑來攻打這兩處地方,由于疏于防範,竟讓區區一個連就連續攻克敵人兩道關隘。

敵指揮官驚慌失措,企圖從“固若金湯、大局已定”的邙山調兵進行反擊,卻哪裡想到邙山上的守軍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原來,就在八十團向車站和黃河鐵橋發起攻擊、槍炮聲大作之際,崔建工察覺到邙山守敵放松了戒備,當即指揮八十一團和原本擔任第二梯隊的七十九團果斷出擊。

團長獻上一計,旅長一拳砸在桌子上:後面的戰鬥你來指揮

邙山守敵顧此失彼,頓時陣腳大亂,一部分被我軍擊斃擊傷在戰場上,另一部分見勢不妙,紛紛繳械投降。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的激戰,八十一團、七十九團聯合攻占了邙山,原本駐守此山的敵人兩個團全部被殲滅。

戰鬥結束後,崔建工旅長對段成秀團長給予通報表彰,稱贊他在危急時刻獻上妙計,為全旅打開了局面,是我軍此戰獲勝的首功之臣。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美援朝時期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時任志願軍第十五軍四十五師師長的崔建工和一三四團團長的段成秀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參考史料:《中原野戰軍戰史》、《第二野戰軍征戰紀實》、《劉鄧大軍征戰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