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對曹操來言,顯然他有兩大恨!

第一個就是為啥活着時,沒殺掉司馬懿?明明已有“三馬同槽之夢”,還發現了司馬懿“鷹視狼顧之相”,卻愣把這件事交給了兒子曹丕,還語重心長提醒:司馬懿日後必對咱老曹家圖謀不軌,孩兒啊,你千萬要注意。

由此,不成器的曹丕,就成了曹操的“第二大恨”。他把曹操的提醒當成耳邊風,養肥了司馬家,餓瘦了曹魏。他是一撒手就走了,可司馬懿也就尾大不掉,繼續膨脹下去了。

直至司馬懿奪走了曹魏大權,而他兒子司馬昭,竟還殺掉了曹操的親孫子曹髦——這就是發生在三國末期,著名的司馬昭弑君事件。但事情卻先要從曹芳、司馬師和郭太後說起……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一、從曹芳到曹髦

曹芳是“黃須兒”曹彰的後代。由于曹叡無子,便把他收養後宮,臨死前指定為接班人。等于曹丕當年折騰得一地雞毛,皇位最終還是歸了兄弟。

曹芳的第一任皇後姓甄,是三國美女甄宓的侄女。可惜她跟甄宓一樣的命運,不受寵愛,當了8年皇後就病逝了。曹芳就要立最寵愛的王貴人為皇後,遭到了郭太後的阻擊。為此,曹芳跟郭太後就産生了沖突。

一則郭太後不是曹芳的生母,自然兩人的感情就比較淡。

二則郭太後跟司馬家沾親,他的堂弟叫郭德(沒有綱),先後娶了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女兒。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為何能請來太後懿旨搞掉曹爽?人家也是一家子!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但無論怎樣,曹芳和郭太後之間,就産生了裂痕,埋下了曹芳最終被廢的導火索。後來,曹芳想要搞掉司馬師,重奪大權,結果事情敗露。司馬師便要廢掉曹芳,他最初擁立的人選卻不是曹髦,而是曹叡的叔父曹據——他是曹沖的親弟弟。

哪料郭太後卻急眼了:這哪成?曹據若真當了皇上,我堂堂太後就成了他的侄媳婦了,還有我啥地位?

于是郭太後提出:想廢掉曹芳,重立新君不是不行,但必須擁立曹丕的後代才成,因為是曹丕開基了咱大魏。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曹芳是曹彰的親孫子,所謂先例已開。如今郭太後卻又要求立曹丕後代。故而,廢曹芳,顯然也是郭太後能接受的。否則她若不同意,硬跟司馬師頂牛,司馬師還真沒啥太好的辦法。

因為,郭太後的這個理由,得到了絕大多數文武的鼎力支援。也就是說,這些文武大臣,紛紛站在郭太後的背後,也許是因為年幼新君曹髦好控制。但别管啥心思,顯然文武大臣們,都不願意看到“司馬家一家獨大”,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故而,從這個記載中就能分析出,司馬家的權勢在當時根本沒有達到,一言九鼎的程度。曹魏依然擁有号召力和翻盤基礎。就這樣,在郭太後的力挺下,曹丕的親孫子曹髦,被選中為曹魏新君,坐在了“火山口”上。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二、曹髦為何非要殺司馬昭

公允來言,立曹髦為新君,對曹魏來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别看曹髦歲數小但很快就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才能。

鐘會就曾當面對司馬師說過:這位新皇帝可不得了,文采似曹植,武略如曹操!當時讓司馬師就心頭一緊,都開始後悔了!同時,曹髦也向司馬家族的人發起攻心術。如司馬孚的兒子司馬望,就被曹髦感動得一塌糊塗。

是以當司馬昭上台後,對曹髦也是很忌憚的。如幾次推卻曹髦加封他為“晉公”,為何?若接受了,就等于走上了,當年曹操加封魏王的老路,變相承認了司馬家要奪曹魏大權。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司馬昭不傻,如今實力未到,豈能當這個“靶子”?故而,他開始對曹髦進行全面控制,加緊篡權準備。司馬昭這一手,逼得曹髦退無可退了。若再這麼發展下去,自己就會變成第二個漢獻帝。啥權力沒有,隻能當一個“橡皮圖章”。

于是曹髦終于下定決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殊死一搏,也許還能扭轉局面。如今能利用的,就隻有自己“皇上”的身份了。故而在公元260年,曹髦這才不顧一切,召集起宮内的一些仆從等,高喊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殺向司馬昭府。

是以不是曹髦魯莽無腦,而是他若不想成為第二個漢獻帝,就隻能如此奮力一搏了。曆史雖以成敗論英雄,但如曹髦這樣的失敗者,理應赢得應有尊重!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三、這種後果他承擔不起

從《資治通鑒》等記載中可以看到,曹髦當時所率領的僅僅是些“宿衛、蒼頭、官僮”,這些人都沒啥戰鬥力,人數也就三百人左右。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成濟一人一矛,就輕松殺掉了曹髦。

顯然此刻就出現了一個疑問,司馬昭隻要圍困住曹髦,然後請來郭太後,便能輕松化解這次危機。可為何卻選擇了弑君,殺死了曹髦?

其一:司馬昭懵了。曹髦能玩出這一手來,任何人都想不到!是以司馬昭被搞懵了,失去了方寸。但這卻經不起推敲,在曹髦行動之前,王沈、王業這兩人就曾苦勸,眼見勸不住,便跑來通知司馬昭。

也就是說,司馬昭已經提前知道,曹髦要來跟自己決鬥的消息了。故而,排除司馬昭被搞懵的可能。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其二:手下人擅自作為。這主要是針對賈充和成濟。當曹髦殺來時,成濟問怎麼處理?賈充說:平時司馬公那麼厚待你們,不就是為了今天嗎?還有啥可問的。故而成濟這才過去殺掉曹髦。

但結合第一條分析,顯然也有問題。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司馬昭都得知消息了,豈能不告訴他,讓他趕緊來想辦法?且從事後司馬昭的處理上,也能得出這個結論。曹髦死後,陳泰逼着司馬昭殺賈充。可司馬昭就死保賈充,隻殺了成濟兄弟。

故而弑君殺曹髦,應該是司馬昭的一個方案。

曹髦殺來時,司馬昭隻要困住曹髦,請來太後就行了,為何非要弑君

其三:必須殺曹髦!可以做個假設,司馬昭圍困住曹髦,請來郭太後處理,雖事情能解決,但影響如何?皇上大哥如此英勇,必然會激發起那些曹魏忠臣的鬥志,讓騎牆派,不得不重新考慮站隊。

也就是說,司馬昭的權威,被曹髦嚴重削弱了。也許有人說,司馬昭就不會跟郭太後合作,再廢掉曹髦嗎?

筆者隻能說,太難!一是,皇上殺臣子,天經地義。二是,曹髦在行動前,也通知了郭太後。這證明了郭太後這一次,明顯是采取了中立态度,誰勝了跟誰合作。其三,如上面所言,曹魏忠臣們必會抱團,騎牆派保持中立,如郭太後一樣都選擇觀望。

這三個條件一加,司馬昭能輕松廢掉曹髦,太難了吧?是以若讓曹髦活下來,這種後果司馬昭根本就承擔不起,是以他最優的方案,就隻能是殺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