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餐廳剩飯想到的

上了國中,身體機器中最靈的要數腸胃功能了。每到上午的最後一節課,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計”。“叮鈴鈴”的下課鈴聲,像賽跑的發令槍,兩百多人從各個教室飛奔出來,湧向食堂,頃刻間将通向食堂的大道擠得水洩不通,各個視窗前的隊伍均成“長龍”。

待衆人茶飽飯足之後,餐廳已人去樓空,與之前熱鬧、嘈雜的場景截然不同,當然,截然不同的不僅隻是場景,還有餐廳的衛生環境。學生用餐之前,餐廳的地闆非常光潔,桌上沒有任何雜物,然而現在,餐廳的地面卻一片狼藉,桌子上滿是剩飯剩菜,更有甚者,竟将友善面一股腦的倒在桌上,湯水滿地流……不僅如此,餐廳水池邊的垃圾桶中也堆滿了剩飯,桶桶爆滿,水龍頭的水嘩啦啦得流着。

這就是一個學校的餐廳嗎?為什麼牆上明明寫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卻還是有人随意浪費糧食?為什麼老師提倡要“珍惜淡水”卻還是有人眼睜睜地看着一滴滴的水流進下水道?為什麼社會各界人士都在呼籲節約,然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卻做不到?這又是為什麼?

我想,這是因為節約的思想沒有在他們的心中紮根。如果有一天,你到了非洲,看到了非洲饑餓缺水的人們,因為沒有食物,沒有淡水而餓死、渴死的人們,你就會明白,一粒糧食,一滴淡水在非洲人民心中有多麼可貴,你就會明白,珍惜點滴資源對于世界來說有多麼重要。

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天府之國裡,沒有饑餓與幹渴的威脅,但這并不代表别人也沒有,我們今天所浪費的資源,可能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憫農》人人都會背,但人們又都做到了嗎?隻會說而不能付諸于行動的話,那麼說了也等于白說。世界上的資源有限,如果人人都不珍惜的話,那麼總有一天,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将是人類的眼淚。相反,如果你懂得珍惜點滴資源,聚沙成塔,世界将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是以,從今天開始,随手關燈,愛惜糧食,節約淡水,用實際行動為地球貢獻一份力量,讓學校的餐廳不在剩飯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