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喜歡為梅揮毫潑墨,寫出了許許多多贊美梅花的詩文。在“四君子”和“歲寒三友”中也有梅的一席之地,而我卻認為梅并不是那樣名副其實,于是便有幾分厭惡,甚至覺得文人墨客贊美梅的詩文是那樣的蒼白無力,有些虛僞之意。
梅,是自私、狡猾的,我常常這樣想。誰能說不是呢?梅花為了突出自己的高潔,不惜在冬天綻放,為了讓自己能受人們的贊賞,特意與百花錯開綻放的時間,孤身立于風雪之中,有些傲慢,有些自命不凡,有些虛僞。
一次偶然,我在一個漫天飛雪的冬日見到了梅。在五瓣梅花的襯托下,地上的雪是那樣潔白,梅花是那樣亮麗,時時散發着一陣幽香。我不禁想到了盧梅坡的詩句: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我突然覺得,梅,固然自私,可是,要在隆冬依舊綻放需要多大的勇氣!為什麼百花都在那暖暖春風吹來之際才肯綻放,唯獨梅要與風雪搏鬥傲然開放呢?這不恰恰表現了梅花的花語嗎?——傲骨、堅強、高潔。漸漸地,我感覺我喜歡起梅花了。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便如這傲霜鬥雪的戰士,是那樣的堅強不屈,那樣的傲骨,那樣的高潔。人,難道不應該在逆境中成長嗎?我,難道不應該學習梅花的這種品質嗎?“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我眼中,梅花竟是如此的高雅了。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梅花,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詩文點綴之下,變得竟是如此美好!這“四君子”“歲寒三友”中的梅,也是如此的名副其實……